|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银监会叫停超短期理财产品 变相销售偷打擦边球
2011年11月24日15:28 来源:《新闻晚报》
年关将至,各家银行面对存贷比考核重压,纷纷采取各式“揽储”行动,短期产品冲存款现象屡见不鲜。为此,银监会继9月下发通知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后,又于上周召集所有中资银行开闭门会议,口头通知银行原则上暂停发行1个月内期限的理财产品。记者本周走访了部分银行网点,调查了解银行面对“封杀风波”所采取的对应举措。
销售禁令实行一刀切
今年以来,银行的理财产品逐渐走俏,受到了不少投资者的关注,其中短期、超短期产品更因其灵活性、适应投资者资金多为短期空闲特点而深受市场追捧。时至年关,相关产品便成为了各家银行“揽储大战”的重磅武器。希望以此帮助其顺利通过年关存贷比考核。
对于银行的“盘算”,银监会早有准备。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30日,银监会就已下发了 《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严正强调不得通过发行短期和超短期、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并重点加强对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和合规管理。
但由于当时通知并没有明确规定叫停此类产品,短期、超短期产品冲击存款现象仍然屡禁不止。为此,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本月11日在2011年第四次经济金融形势通报分析会上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需健全科学的流动性考核体系,严格执行存贷款指标日均考核要求,严禁通过发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相高息揽储,规避监管要求,进行监管套利,并明确要求各家银行暂停发行一个月期限以下超短期理财产品。
银监会在年关冲刺存贷比的关键时刻叫停超短期产品无疑是要狠抓依靠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来 “高息揽储”的行为,同时也向外界强调银监会对于存贷比考核的严正态度。
30天成为产品最短期限
银监会叫停一个月(即30天)期限以下超短期理财产品消息一出,大部分曾经红极一时的3-7天超短期理财产品就一夜间在市场上销声匿迹了。但记者在走访了部分银行网点后发现,作为此次被叫停产品限期关键时间点的“30天”理财产品仍在发售,如浦发银行推出的两款“浦发稳利”30天期限产品、招商银行“点贷成金”、“夜市理财”30天产品等,这不禁让人感叹产品限期时间点设计地颇为巧妙。
据了解,也有部分银行将短期产品的最短期限向后延长了几天,如中信银行就推出 “中信理财之债赢97期”计息期限为33天,中国银行“博弈定制”也将产品期限定为了35天,避开30天短期理财产品的“风口浪尖”。
某银行理财产品部门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虽然银监会已经口头发出了禁令,但目前银行方面也都不清楚此次封杀的具体要求,包括具体哪些产品不能发,30天限期产品是否在禁令之内,以及日后的处罚力度。因此,银行虽然暂定了超短期产品的发行,但对于此举仍持观望态度,而30天限期的产品也仍在销售之中。
变相销售偷打"擦边球"
昨日下午3点,记者来到位于中山南路的华夏银行外滩支行,店堂内很是冷清。来到理财专区,提及想购买理财产品,一位理财经理递给记者一份该行热销产品单,其中,记者发现,有两款分别为29天、30天的货币及债券类理财产品。
相较之下,有些银行在发售理财产品时,堪称“犹抱琵琶半遮面”。在民生银行外滩支行,记者发现,门口处有关理财产品介绍的布告牌上所透露的信息是,目前的该行的理财产品最低投资期限为3个月。但走到理财专区,问及工作人员有无30天内理财产品,一位工作人员透露,“我们银行现在有一款28天,5万起购,收益率4.9%的理财产品,但22日已经卖完,下周二会出新一期,投资期限也是28天左右”。不过,当记者表示想拿一张理财产品宣传单了解信息时,上述工作人员则面露难色,表示现并无产品宣传单可供参考。随后该工作人员还补充称,“其实,现在30天以内的产品我们每周都有”。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从目前一些银行产品宣传单中,也可以看出,银行为维持住热衷短期理财客户,在理财产品设计上也花了一些心思。
在北京东路的兴业银行黄浦支行,记者表示想购买一个月以内短期理财产品后,一位银行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张产品宣传单,记者发现,打头的两款注明保本的月月盈产品投资期限均为27天,收益率分别为4.8%、4.9%。
但与普通理财产品按期募集,投资期限到期后本息到账的方式不同,这两款产品是循环操作。分别在每月的1日、16日起息,每月28日、13日到账。据该工作人员介绍,如27天到账后,有继续投资打算,即可滚动续存,反之,可以27天过后提取本息。
此外,在本次走访中,记者发现,尽管较以往相比,7天、14天期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及种类较以往有大幅下降。但针对“30天”这个节点,一些银行很巧妙的推出投资期限为33天、35天理财产品。投资期限只差几天,但年化收益率却很有吸引力。记者了解到,在失去超短期揽储手段,而离年底存贷比考核时间只有40天不到的情况下,各家银行理财产品的竞争或主要体现在1个月期限的理财产品上。
滚动型循环理财成最热替代
超短期理财产品被叫停,银行中间业务还得做。于是,一种流动性好、收益率高的滚动型循环理财产品成为近期各银行力推的对象。业内人士透露,滚存式/滚动型理财产品应该不在喊停范围内,因此目前还在发行。
记者了解到滚动型理财产品也称开放式产品。以1天、7天、14天等期限为一个投资周期,若产品开放日投资者不赎回,则自动进入下一个投资周期。部分滚动型产品是复利型产品,也就是说客户当期投资收益连同本金一同滚入下一周期继续投资。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滚动式产品一直以来都是很多银行的常规产品,之前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而在目前的特殊情势下,各家银行便纷纷力推此类产品,推荐投资者进行选择,例如中国银行“七日之约”、建设银行“乾元日鑫月溢”和“日日鑫高”、招商银行“金益求金”、工商银行“灵通快线”等,此类产品基本上都是根据客户的投资本金参与理财天数的长短,提供阶梯递增式预期年化收益率。
某银行客户经理向记者介绍,与超短期理财产品到期终止所不同,开放式理财产品没有固定到期日,在产品开放期,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投资意愿随时申购或退出赎回。而且可以随意增加或者减少投资本金,只要满足最低持有份额即可。
专家指出,商业银行通过发行此类开放型理财产品一样可以达到揽储的目的,银监会也应对其做好相应的监管措施以防范季末、月末资金“一日游”的现象。
招行外滩支行的一位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目前,短期理财产品中,较为热销的一款名为“点贷成金”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为5.3%,5万元起购,投资期限为35天。该工作人员表示,“我们这个收益率肯定能保证,现在这款产品的额度很少,用网银是买不到的,只能通过在客户经理这边预约购买”。
问及有无投资期限更短理财产品,该工作人员说,“现在有额度的只有这款35天期理财产品”。工行金陵支行的一位客户经理也极力向记者推荐一款33天、收益为4.6%的理财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以往较为火爆的“日日盈”、“日日金”等产品,目前仍在多家银行高调售卖。在走访中,工行、华夏、兴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都向记者表示,类似一天期理财产品一直有售。而这类理财产品在业界看来都是并无真实投资,纯粹为拉存款、收益率也无从测算的产品。而对于存款一日游,银行给出的收益率也较同期活期利率(0.95%)高出许多。据相关银行工作人员介绍,工行的灵通快线收益率为1.8%,华夏、招行的一天期理财产品年化收益均为2.25%。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