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3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3082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7-24 |
|
主题:伊利股份:产能投资规模不减 推荐
公 告: 伊利股份近日公告了《2011年度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修订版,拟发行不超过3.1亿股,发行价格不低于16.34元/股,共募集资金净额不超过50亿元。本次非公开发行的相关事项尚需12月21日的股东大会批准以及中国证监会等部门核准。与前版相比此次修订后募集资金规模大幅缩减约20亿元。
投资总规模无明显变化,产能扩充仍按部就班继续进行。
尽管募集资金规模大幅缩减,但新方案中公司在液态奶、冷饮、奶粉、酸奶和奶源五方面的产能扩充计划总投资金额合计为52.07亿元,较5月原方案仅缩减1.45亿元,并无明显变化。不过募集资金规模的缩减增大了公司的资金压力,一是项目投资计划中自筹资金的比例增加,新方案计划投资扣除拟投入的募集资金后资金缺口为9.68亿元,都需要公司自筹资金解决;二是补充流动资金的规模较原方案大幅缩减约8.86亿元。
增发股数大幅缩减约28.6%,每股收益摊薄效应降低,有利于公司增发计划的顺利进行。
新方案对公司静态的每股收益的摊薄率下降约5个百分点(假设增发方案不影响公司未来的利润)。公司新的增发计划发行股数将不超过3.1亿股,占目前总股本的19.39%,每股收益摊薄约16.24%;而原方案拟发行不超过4.36亿股,占目前总股本的27.27%,每股摊薄约21.43%。伊利推出的新方案既满足了公司资金的需求,也照顾到现有股东的利益,这将十分有利于公司定增计划的顺利进行。
液态奶(含酸奶)、奶源的投资仍是公司未来几年发展的重点。
新方案对项目结构有细微调整,调增冷饮投资5.3亿元、奶源投资2.71亿元,调减酸奶投资8.86亿元,液态奶和奶粉项目投资规模基本不变。新方案中液态奶+酸奶计划投入合计达23.47亿元,占总投资的45.08%;奶源计划投入15.03亿元,占总投资的28.87%。
伊利今年收入利润有望超越蒙牛,新一轮产能扩充开始,公司将迎来一段快速发展期。
伊利对蒙牛紧追不舍,2010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利润规模终于超越了竞争对手。但产能建设上伊利仍落后于蒙牛,伊利目前乳制品(含液态奶)总产能约为500万吨,基本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蒙牛2010年底的综合产能在650万吨左右,处于领先地位。此次增发投资项目是伊利继2005-2006年产能大投资后的新一轮产能扩充,部分项目已于2010年开工建设,预计全部项目在1-3年后投产,公司综合产能将扩充到约700万吨,增长近40%;公司预计全部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收入约110.60亿元,占公司2010年收入的37.28%。
今年“双提”工作卓有成效,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规模扩张进入“重利”时代。
公司今年初开展了提高费用使用效率和盈利能力的“双提”工作,前三季度三大费用率合计为25.50%,同比下降了1.8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为21.20%,同比下降了1.69个百分点。费用率的下降导致主业利润率提升至4.16%。第三季度费用率的超常规下降超出预期。
公司规模扩张也开始“重利”。一直以来,伊利净利润率都低于蒙牛,规模快速扩张伴随的是高销售费用,重规模而不重利。尤其是2008年以来,奥运高额的广告费用和“三聚氰胺危机”带来的高促销力度使得伊利销售费用率一直处于异常高水平。由于伊利在危机以后恢复迅速,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自去年以来伊利销售费用率进入下降通道,今后有望恢复到奥运前的正常水平,即在22%以内。
我们维持在《伊利股份三季报点评》中的不考虑增发情形下的盈利预测,预计伊利2011-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60元、1.172元、1.479元。根据新的方案我们调整了考虑增发情形下的盈利预测。
假设公司于2012年完成募集,增发3.1亿股募集约50亿资金净额,我们预计公司2012-2013年完全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 1.031元、1.336元。综合伊利的成长性和估值优势,考虑到公司对完成增发的信心和期权行权的动力,盈利仍有超预期的可能,具备吸引力。
我们仍然维持伊利股份的“推荐”评级,6个月目标股价为29元。
风险提示
1. 食品安全问题和乳业负面新闻可能拖累公司股价;
2. 公司增发计划成败以及增发规模有不确定性;
3. 原奶价格和销售管理费用率的波动可能使公司盈利低于预期。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