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昵称:小女子 |
发帖数:13443 |
回帖数:1878 |
可用积分数:5913365 |
注册日期:2008-03-23 |
最后登陆:2024-11-07 |
|
主题:伊利股份:产品提价助推业绩 给予买入评级
伊利股份(600887)主要从事乳制品制造,食品、饮料加工,农畜产品及饲料加工。公司是乳业市场龙头,也是国内唯一在液态奶、冷饮和奶粉三大领域均名列三甲的企业。“伊利”品牌是中国驰名商标。今日投资《在线分析师》显示:公司2011-2013年综合每股盈利预测值分别为1.03元、1.25元、1.57元,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9倍、15倍、12倍;当前共有34位分析师跟踪,19位给予“强力买入”评级,15位给予“买入”评级,综合评级系数1.44。
伊利2011年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292.01亿,同比增长24.13%;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18亿,同比增长157.51%;实现每股收益0.89元。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主要产区原奶价格自2009年8月最低价格2.31元/公斤一路上升至2011年初3.2元/公斤的高位价格之后,2011年以来一直在3.2元/公斤附近横盘,随着CPI在8月份开始回落,基于其下降趋势未来仍会延续的判断,中信证券认为,原奶价格未来上升空间十分有限,对乳业企业成本的增量压力可有效缓解。
黄曲霉素事件和三聚氰胺完全不同,与瘦肉精事件也有明显区别,发展成为行业问题的概率极小。三聚氰胺和瘦肉精事件都是媒体爆出的,本次事件则是国家质检总局对全国乳品企业的食品安全性能进行的抽查,覆盖面大(128家企业的200种液体乳)、抽查指标多(营养、微生物等18项),除蒙牛和长富之外两批次产品,其他企业都完全没有问题。招商证券认为,竞争的天平进一步向伊利这边倾斜,两强的胶着战中,真是不能有丝毫闪失。自08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伊利一直努力修复并提升自我品牌形象;反观蒙牛则风波不断,如OMP事件、陕西学生奶中毒事件、此次黄曲霉毒素事件等,蒙牛需要警醒一下。
据新京报消息,伊利已证实从2012年元旦起,上调北京地区部分产品价格,涨价幅度为每箱1-2元,招商证券判断未来提价有望推广至全国,此外,公司于2011年11月份也对其他部分产品进行了提价。招商证券认为,在黄曲霉毒素事件的背景下,公司涨价有望获得量价齐升的效果。
招商证券最后表示,预计公司2011-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05、1.35、1.78元,维持“强烈推荐-A”的投资评级。
风险因素: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会影响消费者信心,进而会影响乳业行业的发展速度,甚至相关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长不达预期目标。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