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万达富力首创冲刺A股 房企IPO大门紧闭27个月将重启?
|
2012-02-03 07:56:51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股票我为王 |
发帖数:74822 |
回帖数:5844 |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0-11-06 |
|
主题:万达富力首创冲刺A股 房企IPO大门紧闭27个月将重启?
2月1日晚,中国证监会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目前万达商业地产、富力、首创置业等3家房企位列榜单。
值得关注的是,房企A股IPO融资之路已关闭近27个月,在业内普遍担心地产调控政策松动的当下,A股房企IPO融资之路难道又将重新开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多位业内人士以“意外”来形容此消息。
3家房企再探A股IPO红线
《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显示,万达商业地产、富力与首创置业皆排队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保荐机构依次为银河证券、中信证券(600030)和银河证券。其中,万达商业地产属于首次上市,而富力与首创置业皆属于港股上市公司,为回归A股。目前万达商业地产的上市申请程序处于“初审中”,富力与首创置业则是“落实反馈意见中”。
1日,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IPO申请程序介绍说,IPO的审核工作流程包括10个主要环节,持续时间大约为3~6个月。据此推测,万达商业地产的IPO上市程序正在走第6道程序,而富力与首创置业则还处于第2道程序。
对于3家房企排队进A股的现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意外”与“惊讶”。
因为房企A股融资大门关闭已久,2009年11月6日,南国置业(002305)成为最后一个通过A股IPO实现融资的房企。从2009年11月6日算起,房企已有27个月未能通过A股IPO实现融资。这期间大量房企的再融资计划也相继夭折,如万科、招商地产(000024)、世茂房地产、实达集团(600734)、深振业、中天城投(000540)、华业地产(600240)、苏宁环球(000718)、冠城大通(600067)等房企因政策受限而撤销再融资计划。
在此期间,仅有金隅股份(601992)于2011年3月1日正式回归A股。一位投行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解释说,金隅股份的个案不具代表性,准确地说,属于“非正常个案”。该公司A股之路最终能被放行,缘于该公司只是以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的创新方式回归,更重要的是,这种方式并未实现一分钱的融资,属于零融资回归。而政策限制的是房企通过IPO实现融资,所以零融资的金隅股份最终成功回归。
而就在不少人担心地产调控政策松动之际,中国证监会突然宣布3家房企欲进A股的消息,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数次冲刺被挡门外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上述3家房企申请A股上市的行为,皆已非第一次,之前都已有过被拒于门外的经历。
例如首创置业已是9年内第五次申请A股上市了。
首创置业相关公告内容显示,早在2004年2月2日,首创置业发布公告称建议发行A股,计划募集不超过30亿元,后因公司自身相关原因及证监会放缓新股发行节奏等,上市申请被证监会口头驳回。
2007年8月,首创置业向A股发起第二次冲击,但这次的A股之行因紧接而至的地产调控而搁浅。2009年下半年与2010年下半年,公司又分别再次冲刺A股,但同样因地产调控而夭折。
这一次,已是首创置业第五次向A股发起冲锋号。
而富力也是第三次提交A股发行申请了。第一次是在2007年6月,公告建议公司发行A股,但未果。2008年5月,公司再次向A股发起冲刺,最终受累于地产调控而失败。
万达商业地产的上市之路同样坎坷。公开报道显示,早在2004年12月,万达便与麦格理签定了有关REITS以赴海外上市的合作协议。后来海外上市之路一直只见雷声,不见下雨。
2011年3月4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公开对外透露,中国证监会已于2010年受理了万达商业地产的A股上市申请,但后来一直没有下文。
证监会意图引猜测
对于在目前地产调控的敏感节点,3家房企再次试探已持续近27个月的A股IPO红线的举动,北京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研究总监张大伟的第一反应是“奇怪”。
而上述投行人士则持不同看法。他指出,虽然自2009年底以来,A股房企IPO融资已事实上被暂停,但这期间其实仍不乏申请上市试探红线的房企。去年因欧债危机和内地地产调控的双重挤压,港股上市的内地地产股股价屡创新低,不少还破发,导致港股市场之于内地房企的融资功能几近消失。在这种背景下,首创置业与富力回归A股、扩大融资渠道的举动不难理解。
该人士认为,单纯从市场层面来讲,3家房企的举动 “可以理解”。而令人费解的是,在目前地产调控的关键节点处,中国证监会向外公布此事的背后意图是什么,此举是有意解禁房企IPO融资红线而事先试探舆论,还是只是信息公开的程序所需?
事实上,中国证监会此时公开此消息的意图已经让不少人产生同样疑惑。
上述3家房企中有两家房企的相关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所在公司的A股IPO申请材料,皆早已递交上去,对于为何直到2月1日才公开此事,他们表示“不理解”。
另外值得注意的细节在于,对于A股上市一事,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2011年3月4日还表示了担忧,他公开表示,在目前地产调控持续不断的情况下,房企IPO之路未必顺利。
房企融资政策微调?
对于这3家房企此次申请A股上市的前景,上述投行人士认为,“夭折的可能性仍较大,对于三家房企来说,被拒于A股门外已不是第一次。”在目前的地产调控关键节点,如果3家房企A股IPO融资被放行,所释放的政策松动信号太强,与当前中央政府一再强调巩固地产调控成果的主调相冲突。
不过张大伟却认为通过的可能性较大。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3家房企皆属于前20名的房企,企业的经营基本面与上市资质,已经经过所处行业的市场检验,完全具备A股上市条件,因此从市场层面上讲,通过的概率较大,除非政府行政性切断房企A股上市之路,但目前在各大文件中,并没有此明文规定。”
他同时认为,如果3家房企被A股放行,也不代表政策松动。首先,从数量上讲,本次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主板与创业板上市申请企业数高达近500家,3家房企的数量占比很小;其次,3家房企在行业内皆属于大腕级房企,且现金流不是很紧张,融资的目的不是救命,因此即使他们的A股之路被放行,政府也不存在对房地产进行救市的嫌疑。
全经联研究院副院长陈宝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中国证监会的意图就是贯彻中央对宏观调控“预调微调”的指示。陈宝存认为,对于稳定成长的房企,需适当放开融资条件,以保证目前的新投资量、新购置土地量和新开工量,从而引导企业在未来增加更多的商品房供应,平抑供求关系。他表示,中国证监会此举就是向外释放房企融资政策微调的信号。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12-02-03 08:51:11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89989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8-27 |
|
三家房企现身拟IPO企业名单令人浮想联翩。证监会2月1日披露的IPO申报企业名单显示,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富力地产和首创置业的IPO申请跻身其中。尽管数量占比不值一提,但在房地产调控持续紧绷的背景下,其释放的信号引发外界关注。 据披露,大连万达商业地产、富力地产、首创置业均拟登陆上交所,万达商业地产处于初审状态,后两家进入落实反馈意见阶段。其中,万达商业地产、首创置业的保荐人均为银河证券,富力地产的保荐人为中信证券。 资料显示,万达商业地产注册资本37.36亿元,是大连万达集团旗下商业地产投资及运营的唯一业务平台,主营业务为商业地产投资及运营管理,核心产品是以“万达广场”命名的万达城市综合体;2011年,商业地产公司收入达953亿元,累计土地储备3530万平方米。富力地产和首创置业均为香港上市公司,此前一直酝酿回归A股。 在房地产调控持续收紧的背景下,上述3家房企闯关IPO引发市场猜想。有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这或许意味着监管层对房企IPO“有限开禁”。 回顾资本市场,自2010年4月国务院出台新“国十条”之后,证监会明确表态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的重组申请,并对已受理的房地产类重组申请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在此背景下,不少涉及房地产业务重组的公司纷纷撤回申请。 然而,此后部分房企借壳方案获批的消息,令市场嗅出一丝松动的味道。2011年4月,房企新华联借壳S*ST圣方获得核准批文,紧接着S*ST兰方、ST东源、中汇医药、ST百科等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陆续获放行。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上述获得监管部门首肯的公司,均事先获得了国土资源部出具的核查意见。 而从IPO的角度看,以新“国十条”出炉时间为分水岭,此后再无房企通过IPO登陆A股市场。唯一“搭边”的案例是,去年1月,涉及房地产业务的金隅股份,换股吸收合并太行水泥及A股IPO获证监会批准,但其发行A股并未募集资金,而是用于吸收合并太行水泥部分流通股。 显然,市场极为关注的是,上述3家房企现身IPO申报名单,是否意味着监管部门对房企IPO的思路出现微调?对此,市场人士有着不同解读。 “进入名单的3家房企应是2010年前后就已申报IPO材料的企业,并非最新递交申请的房企。”某大型投行保荐人对记者表示,只要发行人不撤回申报材料,就会出现在申报名单中,“由此很难判断监管层的思路是否出现变化。” 公开资料显示,大连万达商业地产的IPO申请早在2010年便已递交证监会。富力地产和首创置业的回归A股计划则筹谋多年,但一直未见下文。其中,首创置业于2010年10月8日公告称,公司计划发行不超过14亿股A股,募集资金近百亿元,并已向证监会提交申请,目前正等候审核。富力地产多次延长有关发行A股决议的有效期,并曾高调宣布将发行A股计划作为2010年的首要任务。 但也有投行人士认为,从房企借壳获批的案例看,监管部门对房地产业务重组的“开禁”范围在逐渐放宽,即从S*ST圣方等个别尚未完成股改的历史遗留问题公司,到ST东源等新“国十条”颁布前已经过会的公司,再放宽到证监会暂停受理之前已获受理的公司,“不排除部分符合特定条件的房企在IPO申请中获放行的可能。” 不过,前述投行人士均指出,无论监管思路出现何种变化,获得国土资源部的意见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记者 吴正懿)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