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53 |
回帖数:21877 |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9-12 |
|
主题:“五雄”逐鹿 理财市场格局或生变
2011年,A股重挫击破了理财市场的平衡,“天平”重重倒向银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
WIND数据显示,2011年,无论是产品数量还是发行规模,银行理财产品和各类信托产品均较2010年增长约1倍。与此同时,理财市场的另外三大豪门——基金、券商和私募黯然失色:基金业资产管理规模快速缩水,券商集合理财产品和私募产品则频传清盘噩耗。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随着CPI逐步回落及政策面暖风频吹,若A股能在2012年绝地反击,理财市场的格局或生变:银行理财和信托的扩张步伐将显著放缓,基金、券商和私募的困境则有所纾缓,投资者或因此重新考虑资产配置。
不平衡的“天平”
很显然,银行理财和信托是2011年理财市场的“王者”。
WIND统计显示,2011年,商业银行合计发行了23455只银行理财产品,相较于2010年的12031只,产品数量几乎增长1倍。根据普益财富监测数据统计,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规模预计达15.53万亿元,也较2010年翻了一番。同样快速扩张的,还有信托产品。2011年,共有4801只信托产品成立,合计规模达到5368亿元,相较于2010年的2603只产品与2987亿元的规模,增长也接近一倍。
几家欢喜,便有几家愁。在银行理财产品与信托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以往风生水起的基金、券商和私募们,却是暗吞“苦果”。WIND统计显示,2011年,基金业共成立209只新产品,首募额为2643亿元,但这无法掩盖基金业2011年资产管理规模净缩水3000多亿元,降幅超过一成的现实;券商集合理财2011年也成立了109只产品,首募额达到635亿元,但在产品数量同比增长12%的背景下,首募额反而同比下降了24%;阳光私募在2011年的表现同样糟糕,尽管全年发行了894只产品,但发行规模不过384亿元,单只产品平均首募规模仅在4300万元左右。
在收益率上,2011年,基金、券商和私募已经无法与银行理财和信托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其中,信托产品尤其是房地产信托产品,成为理财市场中炙手可热的高收益品种,部分保本的房地产信托产品预期收益率依然能达到10%以上,无疑成为投资者眼中的“香饽饽”。即便是紧盯着CPI的银行理财产品,其相对较低的收益率也远较2011年基金、券商和私募的大幅亏损,更容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