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包钢稀土战略储备三理由惹争议
2012-08-11 20:19:2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包钢稀土战略储备三理由惹争议

一直以来,包钢稀土储备被市场质疑为“托市”行为。对此,包钢稀土总经理张忠对外公布了其进行储备的三大理由,然而此言一出再次受到部分业内人士的嘲讽。

在“第四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上,张忠指出,包钢稀土进行储备行为是基于三点理由:

一、稀土是轻还是重都属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按照包钢这种伴生矿随铁开采的特点,一次选出用于储备远优于二次选别的成本与回收率。

二、目前稀土资源产品储备成本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加大,几年来的时间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轻稀土早晚要面对严酷的国际市场竞争,包钢稀土乃至中国要保持世界稀土市场的话语权、定价权、控制力,没有充足的、低成本的优质资源储备,将无法保持企业的基业长青。

然而,有专家指出,就我国稀土产业而言,轻稀土的资源比较充分,随着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陆续投产,国际供应多元化已经不可避免,轻稀土的全球供应会比较充分,并没有必要进行战略储备,所谓的定价权问题只有象征意义,而没有实质作用,“因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消费国,消费量占全世界的65%左右,这种定价权没有意义。”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

该专家认为,包钢稀土之所以迫切需要为自己的战略储备“正名”正是因为包钢稀土这种随铁开采的特点,加上受到国家指令性计划的限制,大量的尾矿成为闲置资产,只能默默地留在尾矿坝。如果战略储备得以“正名”,那么这些尾矿资源将作为企业现实资产,大幅增加企业现金价值。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