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火电企业:限价“有行无市” 亏损压力依然
2008-07-23 07:44:3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haorenla
发帖数:5383
回帖数:548
可用积分数:100060
注册日期:2008-07-04
最后登陆:2010-11-18
主题:火电企业:限价“有行无市” 亏损压力依然

“电用煤价格仍在上涨,火电企业依旧在承受压力。”中国华能集团高级经济师张安华7月22日对《证券日报》如是说。

  
   限价“有行无市” 电煤月涨百元

  
   继7月14日漳泽电力(000767)公布中期预亏2.3亿元后,7月15日,华能国际(600011)发布中期预亏公告。中信证券(600030)指出,这是华能国际历史上的首次预亏,这也标志着火电企业中报大面积亏损的到来。

  
   华能国际在预亏报告中指出,发电用煤价格的大幅上涨是出现预亏的主要原因。在6月19日,国家限定了电力煤的出矿价后,这种情况是否会得到缓解呢?

  推荐阅读[热点策划] 和讯曝中报:宁波银行中期净利增90%“大小非”减持已近3成 证监会将每月公布大小非减持情况 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基本面未改变游资抛两房债 中国连续三月接盘QFII再现联合抄底 劫道机构抛盘 [十大闯将] 股改操盘手尚福林[简史]裁军百万震惊世界 组图

   中国华能集团高级经济师张安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电用煤价格依旧在上涨,6月19号的限价令仅限制了电煤的出矿价格,其他用煤行业供应煤价格没有受到影响,因此煤炭供应方倾向于将煤卖给其他的用煤行业。如果火电企业坚持以6月19日的限价来和煤炭供应方交易,煤炭供应会不予供应。因此,目前多数火电企业的购煤价格仍是与供应方协商确定,不受6月19日最高限价的限制。

  
   张安华告诉《证券日报》,从6月19日到7月22日期间,火电企业的用煤价格平均每吨上涨了100元,部分火电企业用煤每吨上涨了200元。在成本压力下,部分火电企业的流动资金出现困难,据张安华透露,已有部分火电企业开始贷款买煤。

  
   华电国际(600027,股吧)证券部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 6月19日之后,成本压力并没有缓解,电煤的价格持续上涨,如果用限定价格与供应方交涉,结果一般都是难以成交。此外,即使是此前签订的合同煤,也时常有拖欠和不按时交货的现象。因煤炭合同的特殊性,合同的约束力较差,只能接受供应方的即时报价。针对这种情况,虽然华电国际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利用多渠道进行采购、利用规模化增加生产效率,但目前来看,这些做法对于成本控制收效甚微。

  
   华泰证券行业分析师王广举对《证券日报》表示,6月19日的限价令主要是针对电煤的出厂价,对于流通环节的约束较小,因此电煤的价格实际上并没控制住,从6月19日到7月22日,电煤的价格每吨已上涨100元到200元。电煤属于动力煤,化工、水泥等行业也同样需要动力煤,因此,供应方喜欢将煤出售给这些没有价格限制的行业。

  
   对于合同煤不兑现的问题,王广举指出,一些中小煤炭企业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但如中国神华(601088)、中煤能源(601898)等大型企业一般信用较好,应该不会出现类似问题。对于合同煤未兑现却鲜出现对簿公堂的现象,王广举表示,煤、电企业一般都维系着长期合作的关系,对簿公堂是谁也不愿看到的局面,解决这个矛盾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对兑现率进行进一步的约束。

  
   提价效果有限 电企处境艰难

  
   在煤炭价格上涨的同时,国家在7月1日上调了电网价格,但这种调整对扭转火电企业亏损的效果似乎有限。张安华表示,对于华能国际6月19日以来因煤价上涨造成的亏损,还没有统计。但他指出,以每千瓦时上调2.5分来计算,这样的“补贴”仅能弥补四分之一的损失。

  
   华电国际证券部指出,目前来看,电价上涨5%,仅能弥补煤价上涨的10%。目前一些小电厂因成本压力,都已经停产,为了弥补空缺,几家国家大型发电集团加大了发电量,从华电国际自身角度来看,正处于盈利与亏损的临界点,目前尚能支撑。如果煤价持续上涨这个临界点将会被打破。

  
   “限价令”没有完全控制住电煤价格,中信证券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仅国电电力(600795)、国投电力、广州控股(600098)等少数含有水电或相关多元化的上市公司能够幸免。国投电力7月22日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国投电力的水力发电占到总发电量的10%,目前公司尚处于盈利状态,但仍能感受到来自煤炭价格的压力。

  
   不过,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王威对《证券日报》表示,6月19日后,火电企业的亏损,实际上是收窄了,未来火电亏损趋缓的趋势会更明显。他指出,在2007年,煤价开始上涨时,国家似乎已经开始筹备相关措施,但那时由于种种原因,决定2008年再进行调整,而2008年初以来的通胀问题给调整带来了难度,一直到6月,电、煤价格的矛盾到了一个临界点,国家才于6月19日出台了相关措施。王威指出,奥运过后,下半年的CPI回落,国家可能会进一步作出调整,比如让符合相关条件的中小煤矿重新投产,按照既定的方案对电价进行调整,并且不排除实现煤电联动的可能。

  
   华泰证券行业分析师王广举也表示,火电企业的压力比较大,但很有可能在下半年有所减缓。他指出,从近期来看,电用煤的价格在逐渐收窄。最近一个月电用煤价格的涨幅已经收窄到10%到20%,此前的每月涨幅在50%以上。从国际情况来看,价格也有所回落,预计火电企业的压力将会趋缓。另外,他认为,在目前火电企业的压力面前,国家很有可能出台进一步的限令,比如对合同兑现率进行制约、对流通环节的电用煤价格进行限定等。

  
   但中信证券行业分析师王野认为,进一步的限制不能解决问题,在价格问题上,政府应该适当放松管制。王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6月19日的“限价令”似乎成效不佳,他认为,应该用市场的手段去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促进行业间的良性运行。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