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海通期货:期指功能发挥良好 减轻A股抛售压力
2012-10-08 07:54:1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海通期货:期指功能发挥良好 减轻A股抛售压力

 2012年10月08日 06:21 中国证券报 
  海通期货总经理徐凌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沪深300股指期货上市两年多以来运行平稳,在为不同投资者提供管理风险工具的同时,也减轻了大型机构投资者在下跌时抛售A股现货的压力。他认为,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力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中国证券报:股指期货上市已经两年多了,您认为市场运行情况怎么样?

  徐凌:两年多来,股指期货市场运行比较平稳、规范,投资者参与理性、成熟,市场秩序良好,实现了当时监管层预期的“平稳上市、安全运行”目标,同时也为以后国债期货、股指期权等更多金融衍生品的上市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股指期货的上市为不同种类的投资者提供了避险工具,同时也为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资策略。总体而言,股指期货的上市提高了中国金融市场

  的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风险危害,为实体经济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中国证券报:期指的推出对A股市场带来了哪些显著的变化?

  徐凌:沪深300股指期货推出后,A股市场的抛压程度、投资理念和交易模式等方面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是缓解了大型机构投资者在下跌市中抛售A股现货的压力。

  近年来,证监会针对股指期货出台了各类“操作指引”,严格规定入市机构(基金、券商、银行、信托、QFII、保险)只能通过空头套保来对冲其持股风险。换言之,当这些机构面临股市下跌时有两个选择,要么抛售他们手中的股票现货,要么增加股指期货的空头头寸,以对冲他们手持现货的风险。由于机构投资者多持中长期投资理念,因此股指期货的上市使上述机构投资者在面临股票下跌时避免了只能抛售现货的尴尬局面,减轻了A股市场的抛售程度。

  股指期货的出现还让投资者在A股市场的交易模式日趋多元化,投资者得以采取多元化的交易策略,如期现货对冲、Beta值投资策略,程序化以及量化交易等进行操作。

  中国证券报:据你了解,各个参与主体如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个人投资者在这一市场分别有什么表现?

  徐凌:综观全球成熟的金融市场,机构投资者在股指期货市场投资主体中所占比例应在70%左右。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虽然我们距离这个比例仍有一段距离,不过一些大型机构投资者已经逐步在股指期货市场上崭露头角。

  目前,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刚刚起步。基金公司是股指期货市场重要的参与力量。在2011年新发行的119只基金专户产品中,有近1/6的产品明确将期指作为投资标的,且大部分实现了正收益。而证券公司通过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也在2011年取得较好收益。

  就个人投资者而言,股指期货市场为他们提供一个做空的机会。但据我了解,部分个人投资者尚未能很好地转变传统做多思维,因此成绩并不是十分理想,交易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中国证券报:未来保险资金、QFII等机构将参与期指市场,这些机构的入翅给期指市场带来哪些变化?

  徐凌:对于现货市场来说,股指期货促进了机构持股结构的优化。随着股指期货市场的发展,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信托公司等机构参与股指期货交易指引陆续出台,实现了机构投资者的逐步有序入市。机构投资者的交易类型以套期保值交易为主,同时也包括套利和投机交易。

  机构投资者的进入能够提升股指期货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而在金融产品创新方面,跨期套利、期现套利、统计套利、市场中性策略等成为证券、基金和信托产品共同的创新模式。

  中国证券报:目前,国内金融期货市场仅有沪深300股指期货一个品种。但国债期货仿真交易已经进行了7个月,并且沪深300股指期权亦在研发之中,在您看来,未来中国金融期货市场将如何发展?

  徐凌:《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已经为我们提出了发展方向,要推动期货市场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中国的金融衍生品起步较晚,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中国金融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利率市朝、货币国际化、资产证券化的趋势必然使得中国的价格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日益突出,这必然要求培育和发展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具备高效的风险转移和价格发现机制,因此,研究和开展金融衍生品交易,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我认为未来中国的金融期货市场发展方向是品种多样化。具体而言,金融衍生品发展路径要充分考虑到以下几点:第一,市场需求是决定新品种上市时间的重要因素。第二,机构投资者的接受程度,决定金融市场的整体效率。第三,个人投资者对新品种的了解和认同也同样重要。目前,海通期货已在人才、技术、观念、投资工具等各个方面做好了迎接金融期货扩军的准备。(中国证券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