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2012-10-21 21:00:5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引领发展

提要:十年来,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依托科技引领企业发展,在创新求强的道路上高歌猛进,从上海世界首条磁悬浮列车商业运营线轨道梁的研发,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再到高铁无砟轨道CRTSIII型板研制及路基纵联板施工维修技术,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干海子特大桥四项技术领先世界等。一系列科技创新战略,使企业跃入国内新型交通产业开发的急先锋,多项技术领先行业。这些科技成果不仅引领了产业发展,而且为国有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烈火炼真金,十年铸一剑。

党的十六大召开以来的十年,是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科技创新卓有成效的十年。他们在依托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道路上,一路高高猛进、踏浪而行,用智慧和汗水,为共和国新型交通事业屡建奇功。

创新¬——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磁悬浮线路轨道梁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2年12月31日,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前身的中铁路桥集团铁马股份公司,参建的上海世界首条商业运营磁浮列车示范运营线,举行了隆重的通车典礼仪式。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和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施罗德出席开通典礼仪式。这一举世瞩目工程的如期建成通车,得益于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科技工作者们,研制开发出磁浮列车最关键轨道梁工艺设计制造和精度控制的研发工作,成为该工程如期竣工的扛鼎之作。

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因研制研制开发出重庆跨座式轻轨交通PC梁技术,荣获国家三项专利技术,而中标上海磁浮列车轨道梁项目的铁马股份公司,为把PC梁的技术转化为轨道梁技术,时任总工程师的田宝华,带领科技攻关小组的同志们迎难而上,挑战混凝土制品的“世界第一精度。” 他们先后克服了轨道梁是变形控制设计预应力技术,先后张拉法相结合的生产工艺,要求在研制、开发和生产中要严格控制轨道梁的外形尺寸和连接件、支座板、导电接的装置等预埋件的精度,使梁体内的预埋件在浇筑混凝土梁体的强震捣中,确保高精度定位的要求。同时,投入使用后列车在四五百公路时速下,梁体功能面弹力误差控制在正负两毫米内,这种高精度的要求,在混凝土制品生产技术中是一场革命,因而被人们称为“世界第一精度”。科技工作者们历尽千辛万苦,进行行了一系列的研制开发工作,研制出若干套设计方案,绘制了一万多张图纸,最后确定了科学的设计方案。 成功研发出世界首榀磁浮列车商业运营线轨道梁。继而,优质高效完成1257榀的生产任务。建设者们先后荣获业主:“质量信得过单位”、“安全无事故单位”、“模范集体”、“精益杯”等殊荣。德国磁浮专家看到漂亮的轨道梁时说,磁浮列车车辆制造技术在德国,而轨道梁技术在中国。磁悬浮列车轨道梁制造技术研究获四川省科技奖。

2007年,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研制开发的上海磁浮列车轨道梁“常导高速磁浮长定子轨道系统设计、制造和施工成套技术研究”技术再放异彩,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创新—— 高铁无砟轨道技术问鼎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9年以来,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积极贯彻铁道部领导的指示精神,在“引进、吸收、消化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实施再创新”的指示精神,潜心研究无砟轨道技术,抢占市场竞争的制高点,一举中标世界首条湿陷性黄土高原高速铁路——郑西客运专线工程。建设者们针对郑西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开发的《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地表裂缝控制措施研究》、《郑西铁路客运专线大断面黄土隧道施工方法与监控技术研究科研成果》,先后通过了铁道部科技司评审。尤其是《大断面黄土隧道下穿既有铁路(公路)综合施工技术》、《大断面黄土隧道弧形导坑两台阶四步开挖工法》,获得铁道部科技创新工法奖。

为研发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技术,集团副总经理钱振地带领高铁办、科技部的科技工作者们,在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行再创新。他们先后在总结遂(宁)渝(重庆)线、成高子铁路试验段等无砟轨道技术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对建设中的成(都)灌(县)城际高速铁路线,开展了Ⅲ型无砟轨道施工与维修技术研究,这一举措得到了铁道部科技司、工程管理中心、成都市域公司、西南交通大学、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在吸收国外无砟轨道技术的基础上再创新,以“桥上单元、路基纵连式”的设计理念,开发了Ⅲ型无砟轨道板。从而,研制开发出“有挡肩、绝缘型、后张双向预应力空间曲面板”无砟轨道技术。”在长期的研制开发中,建设者们先后攻克了Ⅲ型无砟轨道制造、铺设施工与维修7大方面的近30余项关键技术。据专家鉴定: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技术,不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而且领先世界。他们自主研发高速铁路CRTSⅢ型板制造、施工及维修技术,成功应用于成灌高铁建设,推广至成彭客专、成渝客专、武汉城际轨道线路。同时,他们自主研发的国产高铁无砟轨道18、42号道岔板制造与施工技术为国内首创,并成功应用于沪杭客运专线。

2012年10月中旬,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发文,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研制开发的“客运专线无砟道岔板施工工艺与成套设备的研制”、“系杆拱异位现浇整体横移就位施工技术研究”分别荣获二等奖。同时,铁一院和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公司等单位联合研发的“黄土地区高铁修建关键技术——郑西客专陕西段专题研究”技术再次荣获一等奖。这是集团公司继2011年10月,研制开发的“CRTSIII型无砟轨道板研制及路基纵联板施工维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2010年度“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后的又一殊荣。

创新——干海子特大桥四项创新技术领先世界,打造出中国桥梁建筑的新地标

2012年4月28日,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三公司担负的世界最长的钢管桁架梁公路桥——四川雅(安)泸(沽)高速公路干海子特大桥通车,标志着我国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取得重大突破,把世界桥梁建筑抗震减灾和保护环境资源技术向前推进了一大步。他们担负的该桥有四大技术领先世界:第一座最长的全钢管混凝土桁架梁桥;第一座最高的钢管混凝土格构桥墩、组合桥墩、混合桥墩;同类结构中单联最长的连续结构梁;第一次全面采用钢纤维混凝土施工。

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担负干海子特大桥,是国家“十一五”重点工程,被交通部列为西部山区桥梁建设科技示范项目。为确保干海子特大桥在急弯、连续纵坡下,全钢管砼桁架梁不因热胀冷缩的应力变化而改变结构,建设者们创造性地给桁架梁穿上抗弯抗扰度的“铁靴”,建成了一座被赋予鲜活生命力的大桥。干海子特大桥桥面设计独特,采用纵横向两次预应力张拉法施工。为确保连续纵坡、横坡大、曲线半径小的高速公路运营安全,建设者和专家们打破常规设计、增强整体效果,从12至30跨设计为长1044.7米长的连续梁。这条连续梁被业内人士称之为当今世界的“巨无霸”、是世界全钢管砼桁架连续梁的“航母”。

干海子特大桥是科技创新之桥,它集成了多学科、多门类的新技术为一体: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联合多所高校共同研制的科研课题——高抛钢纤维自密实混凝土,采用全新的材料、配合比、搅拌工艺,从高处抛落下,不用振捣自密实,在世界皆属首次使用;为减轻桥面重量,采用厚度只有25公分的C50高标钢纤维混凝土,用其浇筑的桥面不仅大大减轻了重量,而且还能承受数十吨载重汽车高速行驶的冲击力,实属罕见。

名桥处处多创新。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三公司承建的干海子特大桥承载着多项创新。该桥不仅有四项技术领先世界,而且先后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12项;“QC”小组荣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钢管桁架梁单元制造工法》荣获中国铁建优秀工法二等奖;《干海子特大桥钢管桁架梁架设拖拉施工技术》荣获中国铁建优秀论文一等奖;《格构墩斜撑安装施工技术》论文荣获中国铁建优秀论文二等奖。

十年来,在科技创新道路上阔步前进的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把生产经营与科技创新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干一项重大工程,研发出一批科研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经营品质,成为开拓新兴市场的发展引擎。截至2012年9月,集团公司共获得国家专利68项,成为铁路基建行业专利技术最多的企业之一。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