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万科出海记:分析人士称不排除为调控“留后路”
2012-11-12 08:51: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1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89943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20
主题:万科出海记:分析人士称不排除为调控“留后路”

 万科A(000002)出海定位建筑业, 第一步借助万科在国内树立的品牌优势,选择华人聚居区,如旧金山、纽约。

  王石的微博仍在频繁更新,只是内容与田朴珺无关。

  11月7日,万科董事会主席王石又发了一条微博,是写他带着万科建研中心在美国波士顿考察的,连续几天,他的微博都是与万科建研中心在海外考察的内容。

  而一向硬汉形象的王石,显然不是考察考察而已。

  近日,记者从万科得到确切消息,公司已经成立相关的海外市场业务推进小组,在全球进行考察,为试水海外业务做前期准备。此前5月,万科宣布在香港成立海外事业部。

  出海谋求国际化

  今年6月份,万科总裁郁亮在与西安万科员工会面时表示,万科今年下半年将设立海外事业部,总部在香港,首先考虑投资美国等发达市场。

  在此之前一个月,万科置业(香港)有限公司刚刚通过其全资子公司Wkland Investments Company Limited收购港交所一家上市公司南联地产73.91%的股份。万科董秘谭华杰称,收购的目的是为实现国际化铺垫。

  在海外做房地产并不比在国内更容易,为何仍要进军海外市场?

  万科一位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化是一个立足长远的战略,是公司需要思考的未来发展方向之一。此番试水海外业务正是万科国际化道路上的一项尝试。”

  郁亮也曾在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明确表示,公司需要开辟国内国外多元化融资渠道。

  上述负责人解释道,此番出海对公司的意义在于“学习与提高”。“公司能够获得实地认识和理解海外成熟市场运作经验的机会,并且能通过与国际优秀同行的合作,加强学习和交流,促进公司在产品设计、客户需求理解、精细化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提升,从而更好的应对行业下半场的挑战。”

  下半场如何演?

  在万科之前,万达已经通过收购美国AMC院线实现海外扩张,只是海外路线没有选择房地产业,而是选择了影视。

  对于房企纷纷出海,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分析人士指出,房地产开发具有地域性,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制度和国外有着根本的不同,美国等地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准确叫应该是建筑商,没有多少利润率可言。

  而对于房地产企业纷纷出海的内在因素,上述人士说,房地产企业出国去搞开发,显然是不现实的,很多房企出去,很多时候有“洗钱”和转移资产的嫌疑,房地产调控进入下半场,很多房地产企业不可避免要留“后路”。

  如中坤、万达等房地产企业出海,均不选择房地产开发或建筑业,只有万科选择的是建筑业,的确抢人眼球。

  上述负责人表示,万科出海的第一步,会选择华人相对比较多的区域,如旧金山、纽约等,这样有利于借助万科在国内已经形成的品牌优势。

  当记者就这一问题向万科求证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公司还没有确定具体的项目。总体上我们的产品会面向在海外的中国人(华人),因此我们会优先考虑在中国人(华人)比较多的国家或地区开展业务。”

  一位接近万科的相关人士表示,王石哈佛留学,间接的影响是文化上的。未来万科的文化可能更开放、更国际化。有可能在中层以上职位中增加海归背景的人才。而最直接的影响,是王石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研究,打开了万科发展的新思路。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