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机构反复重仓稀土背后秘密 包钢稀土独家真相
11月23日,一场中雪匆匆覆盖了包头,随后又匆匆离去。这一天,包头的最低气温为零下10度,凛冽的西风有些割人肌肤,空气中不时扬起沙尘。
稀土市场依然寒冷如冬,此时,包钢稀土旗下各家稀土、焙烧、冶炼分离企业均已停工数月。
尽管市场低迷,然而包钢稀土依然耗资9.4亿元向其大股东包钢集团收购600万吨稀土矿堆。
包钢稀土并没有属于自己的稀土矿山,它的一切矿源均来自于包钢集团。
而这样的背景也使其成为北方稀土行业的主导者。包头市经贸委副主任孙连坤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内蒙古原35家稀土上游企业目前已经“淘汰”22家,计划年底完成剩余13家企业的整合。
稀土市场浮沉
2009年以来,包钢稀土在资本市场迅速攀升,而稀土价格在一年以后也开始大涨。
资金炒作,稀土地位提升,以及包钢稀土在行业变化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其在资本市场的迅速膨胀。
包头市宏发稀土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润先给理财周报记者讲述了一个投资人的故事。
徐成(化名)是杨润先公司的一名客户。2011年春节前后开始,稀土产品价格开始快速攀升。2011年1月15日,氧化铽(99.9-99.99%国产)市场价为1850-1960元/千克,但两个月之后,其价格已经升至4500-4700元/千克。
徐成开始将自己几乎全部的近200万资金买进稀土氧化物,两个月后,他持有的稀土产品价值几乎翻了一倍。而此后,稀土产品价格依然在一路狂飙。其间,不断出货,不断进货。
此时,徐成开始嫌自己的资金量太小。他甚至开始向身边的朋友募集资金。“旁边的人看他赚钱很快也愿意投资,甚至卖菜的也给他投钱了。”
到2011年7月18日,稀土产品价格达到顶峰。这一天,氧化铽市场价已涨至20000-22000元/千克。氧化镨钕价格比年初增长了6倍。主要稀土氧化物产品涨幅均在5倍以上,而镝铽铕三种金属涨幅更是同比达到15倍至20倍。徐成的投资也达到了顶峰。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坍塌。自2011年8月以来,稀土产品价格开始不断下滑。至当年11月25日,氧化铽价格已经跌至12000-14000元/千克,跌幅为4成。截至2012年12日6日,其价格已经滑落至4800-5000元/千克,相比去年最高价降幅为76%。徐成尽管一路抛售手中的货物,终究还是大亏。
杨润先向理财周报记者介绍,随着稀土价格的巨变,包头当地炒稀土的人并不在少数。不少此前是做稀土贸易生意。
今年11月以来,包钢稀土连续3次溢价收储稀土氧化物,希望藉此提振市场,不过,整体局面依旧如故。
第三届中国稀土协会秘书长徐广尧在接受理财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稀土价格与其实际价值并不匹配,2011年下半年以后,价格逐步回归。
与稀土价格变化路径相似又有所不同的则是稀土题材在资本市场的大热。
2008年,包钢稀土股票最低价只有3.67元,至2012年期最高价(复权后),增幅超过25倍,市值过千亿。在次期间,诸如广晟有色和中科三环等稀土题材股,市值也有10倍增长。
而杨润先认为,2010年以前,稀土价格与其价值背离,2000年之后10
年,稀土价格只上涨了2.5倍。之后随着国家政策重视,其价格开始上攀。“在这之前,多数包头当地人也不知道稀土是什么。”而一些先觉者迅速趁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炒作。
2009年以后,稀土板块开始得到国家重视,稀土一跃成为战略资源。而在此前后,包钢稀土开始主导稀土行业规则和政策。上海一名稀土行业研究员认为,包头稀土研究院掌握了很多第一手的稀土行业信息,使包钢稀土具有资本坐庄的优势。而牵头起草的行业标准规则,亦首先会辐射到包钢稀土。
也是从2009年开始,包钢稀土逐渐成为国内各家公募基金、阳光私募和游资所青睐的标的,纷纷重仓其中。
然而这些机构很少自始如一,均是有规律地进出包钢稀土,不断反复。
在过去几年,每到二季度,基金等机构便会蜂拥而入,争相持股包钢稀土;而到三季度,又一哄而散;待到四季度复又重返,次年一季度又散去。
据WIND数据显示,在过去三年,二季度持股包钢稀土的基金等机构均超过了87家,而三季度持有包钢稀土的机构则分别只有34家、17家和12家,其中绝大多数是被动基金,四季度则分别又均在90家机构左右。如,裕隆证券投资基金就曾在过去3年三进三出于包钢稀土。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