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中海油收购尼克森公司获批 专家:海外并购要预估风险
加拿大政府7日决定批准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亿美元收购加拿大尼克森公司的申请。这是迄今为止中国企业开展的最大的一笔海外收购。分析普遍认为,这一史无前例的并购案将成为中国公司海外并购中的一个里程碑。 这次中海油收购加拿大尼克森石油公司虽然经过努力达成了收购协议,但加拿大宣布今后不会再批准外国国有公司在加拿大的石油项目中取得控股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张茂荣表示,中海油未来在加拿大的发展之路不会轻松。“首先这次收购断了我国大型国有能源企业再行收购加拿大能源公司的路,加拿大宣布在批准中海油收购尼克森的同时,表示不再批准外国国有公司在能源项目中的控股权,除非有特殊情况。加拿大有非常丰富的能源资源,它的这个决定对于我国的三大能源巨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另外,中海油将面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压力。中海油大幅溢价收购尼克森,收购价是151亿美元,还要承担尼克森43亿美元的债务,支出将近200亿美元,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尼克森近期恐怕难以盈利,中海油面临保障巨额投入不打水漂的压力,同时还要承担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事实上,并购之后还面临能不能成功整合的问题,并购成功仅是 ‘走出去’的第一步,如何经营管理好这些并购的海外资产,才是对中海油的最大考验。” 近年来,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国企业开始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在“走出去”的企业中,央企往往由于官方色彩太浓,使得一些国家抱有戒心。很多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核心经济利益,采取了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排斥外国并购,而由于意识形态、政治体制和双边关系发展程度等因素,中国遇到的排斥尤其多。对此,香港大公报副主笔 马浩亮 表示,未来央企海外并购应当探讨更为灵活、更加多元的方式。“首先,应当鼓励支持央企和民企共同合作‘走出去’,这样可以淡化‘走出去’的官方政治色彩,降低并购阻力,并且通过央企对民企的带动,实现共赢发展。其次,不要总用砸钱的方式,动辄用上百亿美元的天量资金寻求控股,这样未必是最好的方式。譬如或者更多地参与实际的开发生产,尽管在资本上没有获得控股权,但取得了实际的话语权,这样付出的资金成本也未必很高,但获得实际利润和收益仍然比较可观。另外,中国的企业也应当寻求与第三国的合作,进行联合并购,这样的阻力也会减少。” 此外,马浩亮还表示:海外并购涉及资金一般较大,一定要充分预估并购的风险,不能为了并购而并购。“并购案完成后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本运作配套机制和后续的整合拓展方案,通过获得海外资源来充实企业实力,提高竞争力。如果盲目求大、一味追求规模效应,而没有完善的整合方案,大规模的并购不仅无助于企业良性发展,相反容易拖累母公司的发展。这一点是值得警惕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