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联三一“多种方式”变相裁员
2013-07-09 09:00:5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39
回帖数:21876
可用积分数:9988640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8-02
主题: 中联三一“多种方式”变相裁员

 在行业整体不振的情况下,“裁员”成了企业们节约运营成本的主要方式。昨日,知情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包括中联重科(行情,问诊)、三一重工(行情,问诊)在内的多家国内行业巨头已开始“各种方式”的变相裁员,行业低迷时期的无奈正在不断凸显。
 知情人士介绍,中联重科以“流程再造,岗位竞聘”为由,迫使员工自动离职,“公司会为某员工安排两三个不想去的岗位,让他选择,不同意就直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这样失去工作的,得不到劳动补偿。因为中联养了一批律师,不能让员工赢,他一赢,很多人都要追讨补偿金,数目惊人”。

  同在一个城市的三一重工也被指存在变相裁员行为。“该公司让员工自己填写《停薪留职申请书》,来规避法律上的风险和自己应承担的经济责任。”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除以上企业外,徐工、现代、斗山也存在变相裁员行为,且“创意无限”。

  针对上述所曝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分别联系到三一重工、中联重科进行确认,三一重工媒体负责人表示不了解情况,中联重科方面则截至发稿时,一直没有给出回应。

  事实上,三一和中联的变相裁员绝非个例。前不久,国内民营造船龙头企业熔盛重工曝出劳资纠纷,虽然公司表示,“其正在转型升级,需要对现有的人员结构进行优化”,但有员工透露,公司所谓人员结构优化,实际上就是采取“转岗、降薪、轮休、查劳纪、拖工资”等途径,让员工主动辞职,以避免支付大额补偿金。

  一位机械制造行业内资深人士分析,过去2-3年,机械行业人才供不应求,当时进入该行业也非常容易。然而,去年以来,市场行情不断下行,企业由于资金收紧,加上银行不再给放贷,他们以裁员方式节约成本,也正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无奈。数据显示,三一重工和中联重科这两家机械巨头在今年一季度净利纷纷大幅下降,降幅分别达43.9%和71.67%。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