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信证券负债半年增近4成 布局新业务耗血 2013年09月03日 02:42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中信证券(行情,问诊)(
600030.SH)正在成为券商加速抬高杠杆率的典型。
8月30日,中信证券发布半年报显示,中信证券的财务杠杆率已由2012年底的1.55倍上升到1.92倍。
杠杆率的提升,是中信证券加速举债的结果。中报披露,截至报告期末,其有息负债合计人民币670 亿元。与此同时,其上半年的负债总额亦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较去年年底增长达39.94%,而应付债券则达 213.74亿元,较去年年底增1324.91%。
与增幅接近4成的负债规模相对应的是其利润的下滑。其中报称,中信证券实现净利润人民币21.10亿元,同比下降6.18%。
业界认为,造成中信证券利润下降的原因一方面来自于IPO窗口的叫停,另一方面则与抬高财务杠杆后所负担的利息支出不无关联。
亦有业内人士认为,中信在加速举债之下,其以资本中介为战略方向的业务创新及调整对业绩利润构成了消耗。而随着市场各种因素的影响,以中信为代表的券商融资和业务创新环境的前景的不确定性也日趋加深。
应付债券半年增13倍
自去年8月起,中信证券平均每月一期的短期债务融资便始终未有中断。截至记者截稿前,中信证券共发行13期短期融资券,发行总规模达620亿元。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年内已发行的两期,规模总计约250亿人民币的公司债,以及其附属公司中信证券财务有限公司完成8 亿美元的公司债发行,均将中信证券的债务总额扩大。
截至6月30日,中信证券会计报表中的应付债券项已达213.74亿元,较去年年底大增1324.91%。同时,其交易性金融负债亦增势明显,截止到2013年6月30日,中信证券的交易性金融负债为3.74亿元,较去年年末的0.19亿元激增1891.65%。
事实上,大力举债的背后源于中信证券大力发展的资本中介业务,其中较为明显的是中信证券的融资融券业务。
债务规模的扩大体现在了中信证券的两融业务增速中。截至2013 年6 月30 日,中信证券融资余额为人民币221.70 亿元,较期初增长158.21%;融券余额为人民币4.75 亿元,较期初增长89.23%。
“早在2011年底,中信证券便将券商业务从部门式划分变革为业务线式的划分。北京地区某券商研究人士指出,“中信的业务被划分为传统中介业务、资本中介业务和资本业务,而资本中介业务成为了中信发展的重点。”
“传统中介业务是只服务不花钱,比如经纪、投行和资管。资本业务是只花钱不服务,如直投和自营。”该人士表示,“相比之下,资本中介业务属于又服务又花钱的业务,要占用资本金也要服务客户,如融资融券、约定式购回、做市服务,这类业务对资金量要求较大,容易构成费用消耗,同时业务开展也要对资本金构成消耗。”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