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上汽加速第二代直喷发动机研发
2014-01-13 08:00:40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股票我为王
发帖数:74822
回帖数:5844
可用积分数:14673344
注册日期:2008-02-24
最后登陆:2020-11-06
主题:上汽加速第二代直喷发动机研发

2014年01月13日 06:55 来源: 理财周报 网友评论(0人参与)   上汽将开展一系列MG品牌强补计划,预计2015年MG品牌产品规模将与荣威品牌旗鼓相当。

  上汽集团(行情,问诊)刚刚发布了2013年度产销快报,在这份快报中,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 2013年销量增长了15.0%至23.0万辆,在自主品牌去年哀鸿遍野的大环境下,上汽乘用车的表现可圈可点。

  这一业绩的取得被认为与上汽乘用车体系内的架构调整息息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3月1日,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品牌运营中心与MG品牌运营中心开始正式分开运营,与此同时,上汽乘用车此前的8个销售大区亦缩减为5个。这意味着上汽自主品牌进入新一轮调整中。

  此轮调整对上汽乘用车来说,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加强了荣威及MG品牌之间的差异,在这样的差异化定位下,荣威品牌的定位将更为大众化、突出中国元素,而MG英伦和时尚运动的品牌定位也将愈加凸显。

  只是目前来看,荣威品牌在上汽乘用车团队的打造下,品牌影响力已在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MG品牌却仍存在短板。由于此前上汽乘用车在动力领域的软肋,MG品牌的运动基因一直难以呈现,在销量上与荣威品牌也存在差距。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从上汽内部了解到,从2014年起,上汽将开展一系列的MG品牌强补计划。

  上汽方面表示,未来其将在荣威和MG两个品牌的产品线上,采取“更替推出新车”的战略,而其目标是,到2015年,MG品牌的产品规模将与荣威品牌旗鼓相当。

  MG强补计划

  在自主领域,上汽乘用车一直都是一个典范。它的起步之路源于对海外高档成熟品牌罗孚的收购。彼时,“低投入,低价格,低档起步”正在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创业的普遍模式,但上汽却独辟蹊径,通过吸收消化罗孚的现金技术及平台创造出了一条“高起点”的路子。

  目前,经过六年的积累,2013年上汽乘用车销量已超过20万辆。与此同时,在过去几年中,随着荣威750、350、550和MG7、MG3等产品的相继推出,上汽乘用车也初步覆盖了主流细分市场,实现了单车均价直接与合资企业对标。

  但伴随着上汽乘用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其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那就是荣威品牌和MG品牌并未实现齐头并进。对于荣威的营销和定位,上汽明显更得心应手。

  这其中有历史原因,因为同样源自于英国罗孚的MG品牌原属于南汽,在上汽并购南汽之后,才归属在了上汽自主品牌。彼时,由于荣威和MG在技术上有太多重合之处,荣威和MG的双品牌定位一直在都是上汽的棘手问题。

  直到2009年,基于未来5年的产品规划,上汽才对MG和荣威品牌进行了定位修正,让荣威品牌秉承“品质、科技”定位,而MG则凸显“运动、激情”,以使这两个品牌更加符合目标群体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偏好,呈现差异化发展。

  只是在这种定位下,MG品牌的市场表现却开始受制于上汽自主品牌的动力短板。直到去年年中,上汽自主品牌的系列动力计划浮出水面,上汽才终于有了深耕MG品牌的机会。

  当时,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在接受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采访时介绍,上汽正在加速研发第二代直喷发动机,与通用合作的小排量直喷发动机也在研发之中。未来这一系列发动机将与上汽自主研发的TST双离合技术相配合,帮助上汽自主品牌在核心动力总成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据了解,突破短板后,2014年,上汽乘用车将会加大对MG品牌的营销力度。其主要表现在借MG品牌90周年华诞契机开展一系列品牌宣传活动,而且在车型上将会有一款基于A级车平台的全新三厢车面世。此外,上汽还将着力宣传MG品牌的赛车血统,以强化其运动基因。



上汽将开展一系列MG品牌强补计划,预计2015年MG品牌产品规模将与荣威品牌旗鼓相当。

  上汽集团(行情,问诊)刚刚发布了2013年度产销快报,在这份快报中,上汽旗下的自主品牌荣威和MG 2013年销量增长了15.0%至23.0万辆,在自主品牌去年哀鸿遍野的大环境下,上汽乘用车的表现可圈可点。

推荐阅读 关注微信查买卖点
迅速了解个股压力支撑位,买卖点…[详细]

香港假钞恐慌
“三金”有望入市资本抄底 A股止血? 解码A股营收千亿军团 4股重点关注 计算机业关注两板块 2014或再领风骚 浙江规划百亿元光伏蓝图 八股将受益 成长股投资逻辑翻篇 机构挖2014牛股 1030家公司发年报预告:逾4成报喜   这一业绩的取得被认为与上汽乘用车体系内的架构调整息息相关。资料显示,2013年3月1日,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品牌运营中心与MG品牌运营中心开始正式分开运营,与此同时,上汽乘用车此前的8个销售大区亦缩减为5个。这意味着上汽自主品牌进入新一轮调整中。

  此轮调整对上汽乘用车来说,最大的作用就在于加强了荣威及MG品牌之间的差异,在这样的差异化定位下,荣威品牌的定位将更为大众化、突出中国元素,而MG英伦和时尚运动的品牌定位也将愈加凸显。

  只是目前来看,荣威品牌在上汽乘用车团队的打造下,品牌影响力已在不断上升,但与此同时,MG品牌却仍存在短板。由于此前上汽乘用车在动力领域的软肋,MG品牌的运动基因一直难以呈现,在销量上与荣威品牌也存在差距。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从上汽内部了解到,从2014年起,上汽将开展一系列的MG品牌强补计划。

  上汽方面表示,未来其将在荣威和MG两个品牌的产品线上,采取“更替推出新车”的战略,而其目标是,到2015年,MG品牌的产品规模将与荣威品牌旗鼓相当。

  MG强补计划

  在自主领域,上汽乘用车一直都是一个典范。它的起步之路源于对海外高档成熟品牌罗孚的收购。彼时,“低投入,低价格,低档起步”正在成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创业的普遍模式,但上汽却独辟蹊径,通过吸收消化罗孚的现金技术及平台创造出了一条“高起点”的路子。

  目前,经过六年的积累,2013年上汽乘用车销量已超过20万辆。与此同时,在过去几年中,随着荣威750、350、550和MG7、MG3等产品的相继推出,上汽乘用车也初步覆盖了主流细分市场,实现了单车均价直接与合资企业对标。

  但伴随着上汽乘用车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其发展瓶颈也日益凸显,那就是荣威品牌和MG品牌并未实现齐头并进。对于荣威的营销和定位,上汽明显更得心应手。

  这其中有历史原因,因为同样源自于英国罗孚的MG品牌原属于南汽,在上汽并购南汽之后,才归属在了上汽自主品牌。彼时,由于荣威和MG在技术上有太多重合之处,荣威和MG的双品牌定位一直在都是上汽的棘手问题。

  直到2009年,基于未来5年的产品规划,上汽才对MG和荣威品牌进行了定位修正,让荣威品牌秉承“品质、科技”定位,而MG则凸显“运动、激情”,以使这两个品牌更加符合目标群体的消费需求和购买偏好,呈现差异化发展。

  只是在这种定位下,MG品牌的市场表现却开始受制于上汽自主品牌的动力短板。直到去年年中,上汽自主品牌的系列动力计划浮出水面,上汽才终于有了深耕MG品牌的机会。

  当时,上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蒋峻在接受理财周报(微信公众号:money-week)记者采访时介绍,上汽正在加速研发第二代直喷发动机,与通用合作的小排量直喷发动机也在研发之中。未来这一系列发动机将与上汽自主研发的TST双离合技术相配合,帮助上汽自主品牌在核心动力总成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据了解,突破短板后,2014年,上汽乘用车将会加大对MG品牌的营销力度。其主要表现在借MG品牌90周年华诞契机开展一系列品牌宣传活动,而且在车型上将会有一款基于A级车平台的全新三厢车面世。此外,上汽还将着力宣传MG品牌的赛车血统,以强化其运动基因。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