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昵称:随便股民 |
发帖数:12603 |
回帖数:3292 |
可用积分数:1282807 |
注册日期:2008-02-24 |
最后登陆:2025-07-04 |
|
主题:B转H上市申请者无以为继 万科或成绝响
]由于B股转H股并不在目前中证监的首要工作议程之列,相信除了万科仍有机会获批,成为第三个B股转H案例之外,短期内B股转H申请将无以为继。
1月20日消息,据香港信报报道,第二只以B股转H股形式在港上市的丽珠医药(1513),上周四刚挂牌,正当市场以为未来B股转H将陆续有来之际,据市场消息人士透露,由于B股转H股并不在目前中证监的首要工作议程之列,相信除了万科仍有机会获批,成为第三个B股转H案例之外,短期内B股转H申请将无以为继。
B股转H股去年一度被视为内地企业来港挂牌的生力军,但继中集集团(2039)后,却没有再批出新的个案,期间医药股丽珠及万科虽已先后呈交上市申请,惟相隔近一年,丽珠最终才成功上市;而万科目前仍待中证监批核,审批步伐明显已较去年年初大为放慢。
已沦非首要议程
对于中证监是否计划暂缓B股转H股的审批,中证监热线回复媒体查询时指出,未有正面响应,只表示有关问题可密切关注中证监网站。
事实上,万科早于去年1月已宣布B转H方案,拟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388)上市,最快去年3月便进行上市聆讯;不过,计划其后多次延迟。当时有内地传媒报道,这是由于“国五条”出台以后,各个部委对于内房上市一直很谨慎,另有指与中证监主席的人事变动有关。去年3月17日,肖钢接替郭树清出任中国证监会主席。
消息人士透露,由于中证监主席肖钢自上台以来,一直重点关注的是如何疏导数以百只排队等上市的准新股,以及制度改革的问题,而非为数只有几十只的B股转H股上市申请。
消息人士透露,现在中证监内部已达成共识,B股转H股已非首要任务之列,中证监对B转H的取态,也并未如市场想象般积极。消息指出,万科获批由B股转H股来港上市后,将成为短期内最后一只以B股转H股的企业。
港交所:一直持欢迎态度
对于B股转H股进展放缓,市场曾经有传这是由于港交所把关过严,以致申请案例无以为继。
不过,港交所发言人响应“B转H”政策时指出,一直保持“港交所欢迎符合香港上市资格的B股公司来港上市”的态度。
此外,港交所为方便日后利用“B转H”方式来港上市企业的股份转换,并增加对内地投资者的保障,更于去年12月,正式接纳中国证券登记结算(简称中国结算)为结算会员。
现在中国结算在CCASS已开立账户,能够直接把相关B股转到香港成为H股,即毋须经过“代理人”;丽珠医药便是成为首家采用中国结算在港提供托管服务的B股公司。
早前,港交所主席李小加也认为,“B转H”是其中一个新股来源,只是符合来港的可能仅有几十家;反之,若内地容许“北水南调”,自然吸引国际企业来港上市。由此所见,港交所对B股转H股态度的确无任欢迎。
首只B转H 中集累升88%
在2012底上市的中集集团(2039),为首家以B股转H股成功来港挂牌的个案,由于此机制可以解决内地B股成交一直不活跃问题,当时市场人士相信B股转H股的企业陆续有来。然而,第二只“B转H”的丽珠医疗(1513),最终扰攘了近一年,直至上周四才能成功在港上市。
作为首家B转H的公司,中集集团股价表现一鸣惊人,该公司于2012年12月19日首日挂牌时,开市价报12.6元,虽然最终收报11.22元,但已较B股退市价9.7元高出15.7%;其后股价更在10个交易日内暴涨55%。截至上周五止,该股收报18.26元,较B股的退市价高出88%。
至于丽珠医药上周四首日挂牌,收报51元,较丽珠B股去年12月30日停牌时的收市价37.92元,升34.5%;全日成交金额约3.87亿元。该股上周五收报50元。
去年年初,多间会计师行也曾展望“B转H”将成为2013年的新主题之一。当时更有推算,在深圳B股市场共41间符合转板条件,并料其中约7至8间可于一两年内成功转至H股市场。
当中,曾经传出有机会B转H的企业,包括万科、江铃汽车、长安汽车,以及南玻玻璃等。其中,江铃汽车也曾公开表示,正在研究B股转H股事宜。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