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时隔近两年国际铜价改写新高纪录
2008-03-07 14:01:2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昵称:有趣的期货投资
发帖数:461
回帖数:4
可用积分数:119952
注册日期:2008-03-06
最后登陆:2009-01-05
主题:时隔近两年国际铜价改写新高纪录

没有农产品的轰轰烈烈、没有原油、黄金的万众瞩目,国际铜价在不知不觉中又改写了新高纪录。

昨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在亚洲电子盘交易时段一度上涨至8821.5美元/吨,改写了2006年5月11日创出的8800美元的新高纪录。

市场人士指出,美元的贬值以及对通胀的担忧使得大量资金流入期铜市场,从而导致了国际铜价新高的产生。

近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欧元区今年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与前一个月相同,仍保持在3.2%的历史高位。

对通胀的担忧,使得一些避险资金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不断涌入商品市场,铜市场也自然成了这些资金驻足的一个重要地点。LME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初以来,该交易所期铜持仓量已经增加了近4万手(每手25吨),由24万手增至3月5日的27.9万手。

相比之下,2006年5月铜价创历史新高时,LME期铜持仓量也仅有25.5万手左右。

另外,由于美元的不断贬值,使得以美元为标的的商品有内在的涨价动力,这也是资金介入铜等商品的重要因素。

“对资金而言,他们介入的商品并非毫无顾忌,基本面良好的商品往往更能吸引资金的介入。”上海一投资公司研究员指出,“而铜无疑就是资金眼中基本面良好的品种——库存处于低位、供给无法达到预期的增长、中国的需求旺盛。”

该研究员指出,这些基本面因素的确对铜价形成了支撑,也令介入的资金感到比较安全,但是目前的铜价其实已经透支了这些因素,泡沫的成分在增大。

“国外投资机构喜欢拿中国需求说事,不过我们看到的情况确是国内需求并不旺盛,现货铜价还处于贴水状态。另外,在国际铜价创出新高的时候,国内铜价距离2006年5月的高点还有15000元/吨的差距,这么大的差距除了人民币升值原因外,更说明了中国国内对于高铜价的认可度并不高。”该研究员指出,“试想,如果一个地方急需某种商品,那么该种商品的价格在这个地区应该是最高的,以吸引商品从其他地方流入。可是,对比国内外铜价,常常出现国外铜价高于国内铜价的情况,这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国需求有时仅仅是一种口号,一种习惯的说法而已。”

TRILAND中国区总经理严强指出,铜价此次创新高并没有得到基本面的良好支撑,资金不过是利用了外围能源、黄金等市场的强势,借题发挥而已。

截至北京时间22点,LME期铜价格报8668美元,较当日高点回落了153.5美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