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14 |
回帖数:21875 |
可用积分数:9987427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22 |
|
主题:中国玻纤:全球玻纤寡头 垄断厂商
产能迅速扩张
公司成本优势明显
换股合并巨石增厚每股受益
当前股价:
今日投资个股诊断安全星级:★★★★★
中国玻纤(600176)
全球玻纤寡头垄断厂商地位确立
上海证券 朱立民 陈志斌
中国玻纤是以玻璃纤维为主营业务的生产商,依托玻纤行业的持续景气,公司近几年快速发展,营业收入、净利润等指标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都在两位数。
业绩增长源于产能迅速扩张
公司近日发布半年报:1-6月,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4,850.78万元,同比增长43.86%;实现营业利润46,938.81万元,同比增长83.39%;实现净利润15,297.35万元,同比增长70.32%。每股收益0.3579元。
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07年8月在浙江桐乡建设的年产14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和在成都的年产4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及关键设备进口项目分别于2008年3月、2008年1月顺利投产。公司08年1月在浙江桐乡投资建设的年产14万吨无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和在成都建设的年产6万吨中碱玻纤池窑拉丝生产线项目也于2008年7月先后顺利投产。
根据行业特点,生产线点火后一个月内即可达产,因此,公司产能较去年同期大幅扩张,并迅速转化为销售收入,对公司上半年业绩形成支撑。
07年公司产能是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仅次于欧文斯科宁和圣戈班。根据公司规划,预计到2010年年底,公司的玻纤产能将达到100万吨,是07年的两倍,届时产能将位居全球第一。从03年至2010年八年内年复合增长率为35.38%。
成本优势凸显高盈利
玻纤生产成本见上图,简要分析如下:
1.原材料:主要是叶腊石,我国有资源禀赋优势,叶腊石储量占全球30%,因此原料丰富,具有易获得性,并且价格低廉。
2.电力:由于电力价格目前仍受政府价格管制,即使未来价格逐步放开,其波动幅度也不会象煤炭价格那样大幅上涨。
3.天然气:公司在成都设立生产基地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利用当地的能源价格优势。通过利用天然气替代煤炭,能够有效的规避煤炭价格上涨给玻纤成本造成的冲击。
4.人工:玻纤行业本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劳动力成本在国际上仍具有比较优势,不会对玻纤成本形成太大影响。
与国内同行(云天化、中材科技)相比,公司拥有生产规模优势、成都基地的天然气、人工成本优势以及税收优势。
与国外厂商相比,公司的劳动力成本、原材料资源禀赋以及生产技术等多方面有优势。
因此,公司的毛利率一直稳定的保持在30%的较高水平,同比,国外巨头的毛利率一般在10%左右。
换股合并巨石拓展盈利空间
巨石集团是中国玻纤的控股子公司,中国玻纤拥有51%股权。主营生产玻璃纤维,是中国玻纤主要利润来源。
换股方案:公司以新增股票置换巨石集团其余49%的股权,换股价格17.97元/股,巨石全部股权作价649,135万元,合并完成后巨石集团予以注销。换股完成后,公司总股本由原来的42,739.2万股增加到60,439.6万股。
进展情况:根据公告,目前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已讨论通过,国资委、商务部也审批通过,正在证监会进行最后审批。预计问题不大,年内会顺利通过。
盈利预测:换股完成之后,公司将全部合并巨石集团的利润。粗略估算,公司股本扩张41%,但全面摊薄每股收益将增厚40%!
投资建议
依据公司08、09年产能扩张情况,我们预计公司08、09年(出于谨慎原则,暂不考虑合并巨石集团股份带来的盈利增收),对应EPS分别为0.98元和1.68元,动态市盈率为18.88倍和11.01倍。考虑到公司在玻纤行业的地位以及行业本身巨大的发展机会,且行业的特殊性受宏观经济减速的影响相对较小,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相对回报(%)
■中国玻纤■上证指数
基本面诊断 93分
EPS增长率
中国玻纤 行业
销售收入增长率
中国玻纤 行业
ROE净资产报酬率
中国玻纤 行业
技术面诊断 73分
市场强度
中国玻纤 行业
市场温度
中国玻纤 行业
市场趋势
中国玻纤 行业
机构认同度 79分
分析师情绪指数
主力关注度
机构风向标
评级系数 评级人数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