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京东方“三高”下多重质疑
2015-02-05 15:58:5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599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085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6-26
主题:京东方“三高”下多重质疑

逐利是商家经营的本质。但京东方上市14年的发展道路,却让人实在看不明白。高融资、高亏损、高补贴是资本市场对京东方的印象,上市以来几度背负亏损压力,高投入如何换来高回报?“产能是否过剩”是行业市场对京东方的质疑,无论是投资5代线还是8.5代线,液晶面板到底过不过剩?“产品去哪了”是消费市场对京东方的疑惑,作为站在消费电子大佬背后的隐形品牌,如何打造属于自己的独立品牌?

  笔者日前近距离观察京东方,揭开一个在各方压力和误解中逆境成长的京东方,不仅扭转了原有亏损,还开始了建设自有品牌的新历程。

  走进8.5代线:看不见硝烟的战场

  位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海一路上的京东方北京8.5代线并不难找,这个有着银灰色外表的庞大建筑群,占地面积几乎相当于天安门广场大小。据介绍,京东方北京8.5代线总占地面积约37万平方米,厂区总建筑面积约73万平方米。京东方北京8.5代线在2011年9月全面量产,京东方从而实现了从1.5英寸到110英寸全系列主流液晶面板的国产化,有效缓解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困扰多年的“缺屏之痛”。

  与参观其他公司生产线不同,进入生产车间的第一件事就是穿上鞋套,因为液晶面板的生产需要很洁净的环境。整洁、有序是北京商报记者对京东方北京8.5代线的第一印象。作为参观工厂的向导,京东方副总裁张宇一边敲着外墙,一边为笔者介绍:“这些建筑能抗8级地震,而且整个生产车间要达到无尘的效果,所以其建筑成本非常高。”

  参观京东方北京8.5代线的生产车间并没有看到轰轰烈烈的生产场面,站在玻璃墙的厂房外面也看不到一名工作人员。据介绍,京东方北京8.5代线是采用24小时不间断生产的模式。这些设备也都处于全自动运行中,对于看惯了人员密集的家电整机生产线的人来说,这里显得非常冷清,简直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在京东方北京8.5代线的展示间,笔者了解到,京东方北京8.5代线包括阵列、彩膜、成盒和模组四部分生产工序,也就是说,从玻璃基板进来到电视机、显示器出去,都会在这条生产线上完成。很多生产过程都在设备内部运行,从外面几乎看不到产品的制作过程。

  豪赌的回报:产业政府迎双赢

  从2006年起,京东方开始掀起一轮又一轮的融资潮,总额超过700亿元。因为历年融资数额巨大,京东方被业内称为“圈钱王”。

  据了解,2009年在京东方合肥6代线的项目上,合肥市政府及其政府投资平台在175亿元的总投资额中,出资30亿元参与定向增发。在2010年北京8.5代线项目所需的280亿元中,北京市政府下属投资平台不仅直接对项目公司投入85亿元,还以40多亿元参与定向增发。随后的重庆8.5代线建设也出现类似情况。

  在2012年以前,京东方一直被高亏损所困扰,也让企业和地方政府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但2014年前三季度的业绩财报预示着,此前被误解的京东方在完成两年盈利之后,2014年又迎来一个“丰收年”,京东方的巨额投入开始慢慢“开花结果”。

  大兴区委副书记梁胜曾透露,京东方建设5代线,北京市政府投入29亿元,这是当做股本金形式投入的。其中,北京市通过减持部分股票拿到了18亿元的现金,同时市政府持有的股票市值超40亿元。另外,京东方5代线缴税已超过20亿元。“即使不算社会效益,单纯计算直接经济效益,政府的投资都是赚钱的。”

  京东方的投资还拉动了相关产业在北京的投资。以北京数字电视产业园为例,京东方北京8.5代线拉动了产业园总体投资额达650亿元,北京地区上下游企业103家,年产值近千亿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