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昵称:有点点意思 |
发帖数:37 |
回帖数:96 |
可用积分数:93555 |
注册日期:2008-04-02 |
最后登陆:2017-10-20 |
|
主题:转一个:长安百万梦碎!
2007年长安总销量高达[size=-1]85.77万辆, 随着07年底及08年的数款新车推出或将推出,再加上对08汽车销售大增的美好憧憬, 长安吹响了向百万进军的号角. 应该说这个目标本不难实现,可前8个月销量只有52.76W辆的事实使得年终百万的目标已遥不可及.
从长安集团的各公司销售情况看, 长安铃木,河北长安基本实现年前目标, 但可惜都是利润微薄. 南京长安销量比去年也算有很高增长. 而构成销量主力的长安本部及长安福特则让人失望.
长安微车在推出了多款新车型的情况下, 市场占有率竟然下跌. 根据全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上半年长安微车市占率为23.7%,较2007年下滑了0.5个百分点,而通用五菱的市占率相应提升了1.9个百分点,达到41.8%,
长安轿车销售更是惨不忍睹, 奔奔销量严重下滑. 杰勋依然是无人问津, 新推出的志翔5个月只卖出几百辆. 9月份之后又将推出奔奔1.0, V101, 不过过去的经验告诉我实在不应该对此有太多期待. 奔奔是车型推出的越多,卖得越少.刚推出时只有3种型号却非常热销, 现在不仅增加了运动型还增加了自动档,反而销量下来. 这都是长安不注重生产质量,对用户问题不及时处理而引起的后果. 长安现在认识到售后服务的重要性,并在网络上增加了客服人员. 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但也是市场逼出来而不得不为.否则销量会进一步下滑. 但这只是减少了用户的不满而不会增加用户的满意度. 最好的措施是提高配件质量,改进生产品质, 对出厂的产品从严把关,不让不合格的产品进入消费者手里. 这样才是王道.
长安福特07年取得了一个不错的销量. 而年底又推出马2,致胜.08年本应有一个很好前景.可事实是依然只能依靠福克斯, 可该车已不能快速增长了, 维持已有销量都比较艰难. 制胜的问题是这么高级的车在一些细节上竟然用非常低劣的配件而使用户失望, 损害了其声誉. 不过10月嘉年华可以给人惊喜. 我想经过马2的滞销, s-max,制胜的滞销, 长安福特应该没有了定高价的底气. 而且南京工厂的高品质是重庆工厂所不能企及的,这也给了嘉年华在品质上的保证. 高品质+漂亮外观内饰+相对低价将会使这款车将成为又一focus.
长安显然是认识到了上述困境, 在其中报中提出了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1.品牌建设 2.加强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3.销售渠道管理.提高单店营销能力. 4.严抓配件质量 5.提高装配质量. 6.减少物流成本. 7.提高和合资企业合作效率 8. 人才培养与引进.
从上面看的出, 长安高层确实看出问题所在. 上面那些确实是长安需要改进的地方. 但知易行难, 尤其是对于徐留平这样的领导. 徐留平不象尹家绪那么果断,意志坚定,雷厉风行,再加上他没有尹的那么高的威望, 所以注定这些措施的落实会艰难很多,甚至实行不下去. 看过一篇对徐的专访,其中谈到其什么时候感受到最大的压力. 徐说,最大压力是一厂全部停产一代改为生产2代,害怕其转型不成功. 呵呵. 这都能算是最大的压力. 转产2代, 基本上主动权全在自己手中. 应该说是很有把握的一件事,可徐竟然说是当时所受压力是最大的,由此可见徐留平在其人生旅程中是一帆风顺的,没有受过太大考验. 和尹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尹家绪99年接受长安时,长安是亏损的,前途比较迷茫, 可尹却带领长安2000年就开始盈利. 不顾合作很好的铃木的威胁,和福特合资. 在铃木切断零部件供应后,将长安之星配件全部国产化.这是何等的魄力. 在做这些决定时的压力比一代转产2代高多了. 如果徐留平真的能实现上述改进, 那许在长安就真正站稳脚跟. 不过从目前的迹象看, 难! 因为改革的开始,必然就是从人事调整开始, 可现在长安竟然没有任何的人事变动. 这也说明徐的魄力不够,或者威信不高.
长安06,07微车输给五菱, 一直找借口说, 那几年是为了发展轿车,忽视了微车。 今年明确提出“以微为本,以轿为主”, 强调微车要迎头赶上, 这下没有借口了, 可实际情况呢,微车市场占有率进一步下滑, 销量和五菱的差距越来越大。 长安年初就提出要扩大广大的县级市场, 可到现在为止,一点效果都没有,还只是在西南,及大城市有点优势。县级市场的销售丝毫没有改善。由此可见其执行力是多么弱。
轿车市场,长安还自视甚高,不仅吉利,比亚迪不放在眼里,觉得比奇瑞,华晨还好,不知道有什么业绩可以让它产生如此看法。长安自豪的就是其三地的研发中心, 能够自主的推出新车。 但也仅此而已。 更何况高昂的研发费用,使得新车成本大增,再加上不怎么样的装配水平及其可怜的配件质量, 再加上对市场消费者心理的把握不准,还有惨不忍睹的营销水平造成了长安开发的新车越多,亏损将越多。
长安需要改变,需要一个象尹家绪那样的强力领导,可温文尔雅的徐留平不是这样的人物,这就注定长安将慢慢衰弱下去。
未来中国的自主品牌,以前我认为长安将会是一个不错的品牌, 但现在我认为比亚迪将成为自主品牌的老大。 这是因为比亚迪在广东,更有市场头脑。 它的低成本制造能力及敏锐的市场触觉--对消费者需求的把握都是其走向成功的因素。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昵称:有点点意思 |
发帖数:37 |
回帖数:96 |
可用积分数:93555 |
注册日期:2008-04-02 |
最后登陆:2017-10-20 |
|
看来对徐失望的人很多,远不止我一个 徐不像部队出身的人,很软,令出禁不止,执行力太差! 就如同对待经销商,如成渝版主所说:五菱经销商是买断销售,而长安的经销商却是代理, 做为长安的股东:只想问一声:长安的经销商做得比五菱更差,却能享受更优惠的待遇?凭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