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4 |
|
主题:十一五后期 抱着铁路股过冬
如果非要找件“棉袄”过冬的话,非周期性的铁路股是个不错的选择。当前在内需拉动经济发展的政策下,“十一五”后三年高额的铁路投资对相关公司业绩的提振效果不言而喻。因此,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不论是H股还是A股,机构投资者的身影频频出现在“铁路三剑客”——中国中铁(5.21,0.02,0.39%,吧)、中国铁建(8.49,-0.10,-1.16%,吧)以及中国南车(3.47,-0.02,-0.57%,吧)中。不过,疑问也随之而来:铁路股的市盈率约在30倍左右,远高于A股17倍的平均市盈率,“铁路三剑客”以及本轮铁路大建设其他受益股能否真正“御 寒”?
机构买入稳定“现金牛”
上交所Topview数据显示,最近基金、保险等机构悄然建仓中国铁建、中国南车,截至9月11日,机构对两家公司的持仓比例均已超过了流通股本的50%。而在H股市场上,花旗、高盛等外资机构对中国交通建设、中铁建也给与了更多关注目光。中外机构投资者对铁路股青眼有加有其道理,那就是在“保增长”优先的宏观环境中,铁路投资因对基建、水泥、钢铁等巨大拉动效应而可能作为管理层刺激经济的重要手段。这将为铁路相关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从而起到防御作用。
“十一五”铁路将建设新线19800公里。为完成这些任务,政府规划了1.25万亿的基建投资额。国都证券分析师邹文军估计,“未来三年投资额年均约为263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29.9%,铁路基建处于大规模建设期。”而全球著名咨询机构罗兰贝格的研究也显示,中国乃至亚太地区的铁路建设正在加速。除京津高铁奥运前通车外,尚有上海-南京、青岛-威海-烟台等大批城际高速铁路正在进行规划建设。未来亚太地区及国内铁路建设对车辆购置的需求必将带动铁路运输设备制造类公司加速发展,安信证券研究员林晟判断说,“2004年至今铁路机械设备行业的年收入增幅均在20%左右,滞后于铁路固定资产50%的增速,因此从4-5年的铁路建设周期以及铁路投资进入稳定增长期来看,未来两年铁路投资对铁路设备行业的拉动将上升”。
或赌下半年业绩好看
从中报可知,二季度末27家基金持有30619.66万股中国铁建,持股比例占已流通A股的12.50%。比一季度提高了3.72个百分点。从最新的TOPVIEW数据看,9月8日至10日,基金、保险、券商在铁建上的净买入额为12449万、5305万、1453万,机构持股比例高达55.13%。而基金在南车上的波段操作比较明显,8-9日基金逢低净买入共计9402万元,而10日中国南车涨4.7%,当日基金卖出11419万元,为何近期基金频繁地在铁路股上出手呢?除了弱市中明确的增长预期外,还另有原因?
《红周刊》记者查阅了铁路类公司的中报,并没有发现业绩有惊人之处。相反,被机构看好的中国铁建剔除季节性因素外,盈利增速还低于市场预期。公司中报显示,上半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2.11%和20.82%,而中国中铁的这两项数据略高于铁建。“建筑施工类公司下半年业绩会好于上半年,尽管两家公司中期业绩不佳,但我维持推荐评级。”广发证券研究员王飞对《红周刊》说。此前他曾对6家建筑施工类上市公司的业绩波动进行过研究。“四季度是铁路基建公司收入最高的时期,且今年上半年,铁道部完成基本建设投资789.6亿元,仅为全年计划的26.3%。我认为在政府主导下,下半年铁路基建投资可能加速,这将促进中铁、铁建的全年业绩。”
下半年业绩好看还与铁路建设主导者铁道部的季节性采购有关系。据记者探究,发现与铁路建设相关的中国南车、远望谷(16.97,0.11,0.65%,吧)等公司业绩波动也呈现季节性特点。在铁路RFID领域拥有完整产业链的远望谷去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5421.81万元,而四季度该项收入则为9729.26万元,高于前三季度总和。国都证券研究员姜瑛在点评远望谷时认为,“铁路领域的采购特点决定了公司收入集中在三四季度,公司2004-2007年三四季度的收入占到全年总收入的70%以上,公司下半年的收入增长很可能超预期。”晋西车轴(12.73,-0.03,-0.24%,吧)的财务报表也呈现出下半年业绩增长优于上半年的特征,从2007年的情况看,前三季度因为铁道部招标价格未变而钢材成本上涨以及提前交货原因,导致前三季度毛利率同比下降4.5%,而四季度营业收入和毛利率状况均有所好转。 追踪最受益铁路股
单从铁路直接受益股来看,除了“中国铁路三剑客”外,还有众多与铁路相关的公司也将直接受益。目前按照各公司的产品线,可以把与铁路相关的公司细分为如下几类(见附表):第一类是铁路基建类公司,这类公司以中国中铁(5.21,0.02,0.39%,吧)、中铁二局(4.48,0.02,0.45%,吧)、中国铁建(8.49,-0.10,-1.16%,吧)为主;第二类是车辆制造业,以中国南车(3.47,-0.02,-0.57%,吧)、南方汇通(4.14,-0.04,-0.96%,吧)为主;第三类是车轴、火车轮制造企业,以晋西车轴(12.73,-0.03,-0.24%,吧)、马钢股份(4.11,0.21,5.38%,吧)等为代表;第四类是包括参与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建设的远望谷(16.97,0.11,0.65%,吧)公司。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十一五”计划,可以发现:在本轮铁路投资周期中,最先受益的是铁路基建类公司,而后是铁路机械设备行业。
铁路基建公司:中铁PK铁建,机构分歧较大。未来3年,海外基建市场成长空间巨大,从2002年至2007年,两家公司海外工程新签合同额复合增长率达38.9%。两家公司业务涵盖铁路、公路、城市轨道、桥梁、隧道等领域,特别在铁路基建上,因为与铁道部的关系几乎垄断了整个市场。近年来,两家公司发展了矿业、房地产等多元化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动力。市场对两公司的担心是工程基建执行概算,而原材料价格高企可能导致成本上升,“虽然系统性的调概还没开始,现在铁道部已经在客运专线概算上做了调整。”中国中铁证券事务代表罗志对《红周刊》表示。
之前中铁11位高管以5.6元/股的均价通过二级市场增持了超过100万股的公司股票,表明对公司未来发展看好,然而也有不少机构更看好铁建,除了A-H股倒挂的原因外,最明显的原因就是铁建在京沪高铁项目中标土建工程多于中铁。不过,两家公司在铁路工程市场上均占约40%份额,在非洲等海外工程项目上也势均力敌。“铁道部会在两家公司项目承包上做出平衡,没有谁好谁差的问题,他们上市后募集资金购置了很多施工设备,都会受益于未来三年铁路基建行业大发展。从长期看,谁的多元化新业务拓展能力更强谁最后胜出。”王飞向《红周刊》判断说。
车辆制造公司:南车一枝独秀。据中投证券研究员李超测算,“十一五”铁路机车车辆需求为3250亿元,扣除已支出的850亿,2008-2010年,用于铁路机车车辆的资金还有2400亿。而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实行市场准入制,南车和北车维持双寡头竞争格局,所以,未来三年对以动车组和大功率机车为代表的高速铁路机车车辆的需求将快速增长,电气化线路的增加使得电力机车的需求增长。在动车组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中国南车将充分受益于此。‘十一五’我国动车组存量是1000组,目前已经制造了200多组,还有700组的空间。南车也出口海外,但是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次贷危机几乎没有影响到公司出口。市场对车辆设备的需求可以看作刚性,但公司目前产能不足。”林晟对《红周刊》表示。
车轴、车轮公司:马钢首屈一指。马钢股份、太原重工(15.15,0.33,2.23%,吧)主要生产车轮,太原重工以客车轮、车轴为主,马钢股份则是货车轮、机车轮以及客车轮都有,目前国内铁路客车轮的90%,货车轮的50%来自马钢,每年还有15%~20%的火车轮产品出口,公司具有高铁用车轮钢材料及核心生产技术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是国内火车轮及环件市场上最大的供应商。随着铁路营运里程增加带动新增车辆需求提升以及2006年铁道部对30万辆车辆“行走部件”进行更新改造,为马钢的火车轮及环件业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而车轴生产企业受益相对较小。兴业证券上半年调研晋西车轴后认为,国内铁路车辆更新换代引致的需求高峰已经结束,市场瓶颈逐渐显现,机会在于新造货车引发的再次需求高峰能否超出预期。而国内本轮铁路投资周期以客车(动车组)优先,据安信证券测算,动车组的车轴需求大约仅22000根左右,虽然公司把高铁用空心轴作为新盈利点,但是最近几年空心轴国产化可能性较低。铁路轴承的上市公司还有天马股份,由于2005、2006年货车轴需求高峰已过,所以天马股份中报显示,铁路轴承增速继续大幅降低,同比增速仅有1.21%。
参与铁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远望谷。公司与哈尔滨威克在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中形成双寡头垄断。远望谷的RFID产品用于车号自动识别系统,公司70%的销售收入来自铁路系统,目前产品正向军事、烟草、物流行业拓展。铁路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一期已经安装了2000套地面识别设备。据铁道部每年5%-10%的设备更新、铁路新增里程以及新造车供应,姜瑛估算,每年国内ATIS工程中有2.3亿-2.9亿的RFID产品需求,而远望谷占其中的50%。铁道部仅在货车上安装了RFID装置,未来客车安装电子标签是大势所趋,不过,因客车数量远低于货车,客车电子标签对公司盈利仅是锦上添花。
高估值背后存风险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十一五”后期将是铁路发展黄金三年,相关股票抵御周期性波动风险很强,是可以“御寒”的好公司,但是从估值的角度来看,除了马钢股份等个股市盈率低于6倍外,多数股票的市盈率均高于A股市场平均水平,小盘股远望谷的静态市盈率更是高达76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市场对铁路类个股业绩稳定增长的良好预期,而另一方面也不免让投资者心生担忧。
在当前的熊市中,铁路类上市公司尽管业绩看上去将会很美,但是估值水平实在是令人捏把汗。所以,尽管基金、保险等机构席位为保持规定的股票仓位而做多该类个股,但是投资者在参与时仍需谨慎行事,做好仓位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投资风险。-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