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242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4 |
|
主题:中国电信缘何放弃BREW
据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电信已将CDMA终端增值业务开发运行平台由原来的BREW转向了Kjave。中国联通在之前的过程中,一直采用BREW和Kjave并行发展的道路,但并没有取得什么效果。 对于这个转变,通信世界网分别致电高通和联通博路,均未得到证实。“这件事情,你还是去问中国电信吧,我们对此并不是很了解。”高通一市场部门负责人表示。联通博路相关人员则表示。“我们这没有人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而中国电信至今没有给予相关的答复。 联通博路是BREW技术在中国的布道者,高通与中国联通分别持有其50%的股权,来自高通的沈劲还是博路公司的总经理。高通拥有BREW技术的底层技术,而联通则是所有预装了BREW平台终端的中国运营商。 在之前进行的电信重组中,联通将自己的CDMA网络和业务,打包出售给了中国电信。这里边包括联通为发展CDMA业务所设立的博路、华盛等诸多公司。 大约在1998年,高通在做自有品牌的手机业务时,就开始研发BREW技术,并为此花费了上亿美元的费用。在将手机部门转卖给日本京瓷之后,高通专门成立了一个基于BREW研发的互联网服务公司。2001年1月31日,BREW平台正式推出。 高通创始人、老雅各布有着自己的算盘,一旦BREW平台得到广泛的应用,围绕着CDMA的产业链条将发挥最大的运转效益。这样,高通就完全有可能成为CDMA产业链上的英特尔。 雅各布在向中国联通推销他的BREW产品时说到,这将是一个杀手锏式的应用,不但能够大幅度提高联通的ARPU值,还可以帮助整个中国软件开发商将自己写的程序卖到国外去。当时的中国联通正在陷入与中国移动苦不堪言的价格战之中,作为后来者,联通虽然得到了政策上的一些倾斜,但不足以扭转颓势。 联通接受了老雅各布的提议,但是为了保持对整个产业链条的控制,联通选择了与高通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CDMA产业。 2003年2月,联通博路公司正式成立,但一直是悄无声息。直到这一年的7月,才开始大张旗鼓的网罗各大终端厂商,开展了风风火火的“救市”行动,并在上海、广州等6地推介相关无线增值业务,这六个地区经济相对发达,消费者也喜欢尝试新鲜的服务。 在这五个月时间聂,博路在干什么呢? “联通根本就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如何去发展自己手中的CDMA网,特别是自己手中已经有了一张开始盈利的GSM网络。”有业内人士表示。“当时,摆在联通面前的第一要务,就是努力的去发展CDMA用户。”为了更快的发展用户,联通推出了预存话费送手机等一系列措施,但后来事实证明并不成功。 联通的管理层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依靠手机降价和资费优势来拉动销售,已经没有了出路,不断降低的CDMA网用户ARPU值也说明了这一点。 当时,联通变革了CDMA终端策略,开始进行大规模的集中采购,推出机卡一体机的市场策略。大规模的集中采购有效的拉低了终端的价格,特别是一批支持新业务的终端上市,极大的促进了BREW的推广。到2003年9月,中国联通CDMA1X的累计用户已经突破132万,而持有1X手机的用户也突破了400万。 联通管理层对CDMA运营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调整,这些变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给BREW带来了一个短暂的青春期。 从内容和应用角度来看,联通已经推出了互动视界和神奇宝典等相关产品,大大丰富了内容应用。相对宽松的监管环境使得当年的SP成为暴利行业,在金钱的驱动下,大大小小的软件开发商遍地开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BREW的繁荣。CDMA技术的自身特点和网络建设的逐步推进,也给BREW技术提供了一个基石。而当时联通最大的竞争对手中国移动,正在忙于进一步的覆盖和抢占更加广袤的农村市场,GPRS并不普及。 博路公司也在此时举办了一系列的市场推广活动,比如承办了联通博路杯“神奇宝典”大奖赛,软件开发商也从中获取了不菲的分成收入。深圳网络客、广州金鹏当时就曾公开表态,他们赚得了第一桶金。 到了2004年底,已经有超过了100万的用户使用了BREW服务,有超过1000万个手机应用软件被下载到50款不同型号的手机上。博路的开发商也达到了200多家,推出的服务包括手机电视、手机铃声、手机银行和3D游戏等。 博路总经理沈劲对BREW也很看好,“2005年新增BREW激活用户在150万到300万之间,这还是个保守的估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很自信坦然的说到。之所以说是激活用户,是因为高通在它生产的CDMA芯片中均预装了BREW平台。 当然,沈劲也意识到了BREW所面临的一些困难,“各个开发商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收入上,过分的倚赖图铃业务,更多是在重复、雷同的运用,导致在新业务上的创新相对匮乏,相对于国际水平,国内的开发应用已经有很大的差距。” 不过,他并没有意识到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袭来。 没有人能够预料这场更大的危机什么时候会爆发,但它却一直在发生。 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理念。也许正是这种特立独行造成了CDMA产业链的全球性衰退。这种衰退首先出现在通信设备和终端上,在核心技术和芯片上,下游厂商并没有选择和议价的能力。随后传导至运营层面,没有那个运营商愿意将自己捆绑起来,交给高通。 而作为CDMA最大竞争对手的GSM则完全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这种“半开源”的策略,吸引到了越来越多的设备制造商、终端制造商、增值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甚至是普通的消费者。据最新的统计,GSM(后续演进GPRE-EDGE-WCDMA-HSDPA)已经拥有了超过83%的移动用户,在CDMA的大本营,Verizon已经宣布放弃CDMA演进路线,它可是高通的铁杆盟友。 在中国,情况一样如此。在现有的6亿移动用户中,CDMA用户仅有4300万,这里边还包括为数众多的沉默用户和数据卡用户。在如火如荼的手机市场上,CDMA终端也是难得一见,而且价格偏高。CDMA在中国的发展缓慢也与联通的双网运营不无关联。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