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汽车行业:奥运挤出和节能减排影响三季发展
|
2008-09-18 18:15:30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主题:汽车行业:奥运挤出和节能减排影响三季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1-8月全国汽车产销分别为654.85万辆和647.78万辆,同比增长13.85%和13.94%,产销率98.92%,同比微增0.08个百分点。其中8月份当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下降3.5%和6.34%,这是自2004年12月以来月度产销首次出现同比下降的情况(剔除1、2月份受春节长假影响因素)。
分析显示,油价上调不是导致产销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而北京奥运对汽车实行单双号限行,且时间跨度长达3个月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近期国际油价已经跌破100美元/桶,甚至有可能跌破90美元/桶关口;同时铜、铝等有色金属的价格也呈现大幅度回落的走势。而在国内,坚挺的钢铁产品价格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虽然大型车企与大型钢企因签有战略合作协议,相关产品的价格并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但是从长远看却也有压力进一步减轻的可能。此外,近期央行的减息,也有助于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压力。因此总体看未来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得到缓解。
从目前的情况看,9月15日以后北京地区的汽车购销开始逐渐步入正常,但是对9月份而言影响已超过半个月之久,因此初步估计9月份全国的汽车产销数据仍不容乐观。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出现滑坡,进而波及中国经济的发展,那么中国汽车业也将不可避免地陷于衰退的境地,对此需要密切跟踪,随时关注。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预计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可达950-980万辆,其中:乘用车665-685万辆,商用车285-295万辆。
仍维持对细分子行业中载货汽车和客车业“增持”的投资评级不变,同时维持对细分子行业中乘用车业“中性”的投资评级不变。
1.行业发展回眸
日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08年8月及1-8月全国汽车产销统计数据。
2008年1-8月全国汽车产销654.85万辆和647.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5%和13.94%,产销率98.92%,同比微增0.08个百分点。其中:乘用车产销463.24万辆和455.0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67%和13.15%,产销率98.23%,同比微降0.45个百分点,乘用车占全部汽车的比重超过70%;商用车产销191.61万辆和192.7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29%和15.86%,产销率100.60%,同比增长1.36个百分点。
从8月份当月的产销情况看,汽车产销为61.55万辆和62.9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3.50%和6.34%,这是自2004年12月同比微降0.02%以来月度产销同比首次出现下降的情况(剔除了1、2月春节因素的影响),产销率102.19%,同比下降3.06个百分点;商用车产销18.07万辆和17.77万辆,同比分别下降4.58%和6.59%,产销率98.34%,同比下降2.11个百分点
2.成因简要分析
由于国家有关部门是于2008年6月20日上调的成品油销售价格,而7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除MPV(-13.27%)和客车底盘(-45.89%)、载货车底盘(-6.17%)呈现同比下降外,其余车型均都保持了增长的态势。因此可以认为油价不是影响8月份汽车业产销的主要因素。
虽然市场已经普遍预见到8月份是汽车产销的淡季,但是2008年8月全国汽车产销增幅出现自2004年12月以来的首次月度同比下降(已经提出1、2月份的春节因素)的局面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那么为什么进入8月份除了SUV、交叉型乘用车和载货汽车外,所有的车型都呈现同比下降的格局呢?
究其原因,为配合北京奥运/残奥而自2008年7月20日开始在北京地区实施的时间跨度长达3个月的车辆单双号限行措施应该是最根本的原因。
首先北京地区的汽车销售大约占全国的10%。鉴于新车上牌并非一日之内可顺利办完之事,因此限行措施出台后,无形中进一步加大了新车的购置难度,因此大部分购车者基本上都推迟了购车的日程,而且这将一直持续到奥运/残奥结束。面对乘用车占比已经超过全部汽车70%的情况,其中的基本型乘用车和MPV的下滑,势必拖累整个汽车业的产销。此外,各地对公交车辆以及旅游客车的更新在奥运/残奥开始之前应该完毕,这也是导致客车在8月份出现下降的原因。
从目前的情况看,9月15日以后北京地区的汽车购销开始逐渐步入正常,但是对9月份而言影响已超过半个月之久,因此初步估计9月份全国的汽车产销数据仍不容乐观。换言之2008年第三季度的汽车产销数据恐怕会令人非常失望。
3.未来变化趋势有利的方面:
近期受美国金融危机持续扩散以及对美国经济发展前景担忧的影响,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出现大幅度震荡,国际油价已经跌破100美元/桶,甚至有可能跌破90美元/桶关口;同时铜、铝等有色金属的价格也呈现大幅度回落的走势。而在国内,坚挺的钢铁产品价格也出现了松动的迹象,虽然大型车企与大型钢企因签有战略合作协议,相关产品的价格并不会出现大起大落,但是从长远看却也有压力进一步减轻的可能。此外,近期央行的减息,也有助于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压力。因此总体看未来汽车制造业企业的成本压力有望进一步得到缓解。
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成品油价格出现下调,那么其用车成本将大为减轻,有利于促进汽车消费。即便为配合“节能减排”政策的推进国家有关部门在油价下跌时推行燃油税,也还需看燃油税税率是多少才能判断其影响的程度会有多大,不过按照“多用车多负担”的原则,相信燃油税的推出在有利于节能减排的同时,并不会大幅度制约汽车的消费,毕竟汽车,特别是乘用车作为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产品,国家在实施任何限制措施时应该会全面考虑其利弊得失。
不利的方面:
虽然奥运挤出效应即将结束,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为贯彻“节能减排”战略的实施,各地政府开始推行公务用车(包括国企等单位)每周少开一天的举措,并鼓励私车拥有者也能自觉效仿。再考虑之前为了抗震救灾,国务院已经明确今年国家机关经费开支要压缩5%,以及地方政府的相关经费支出缩减。因此对于车企“最大盈利来源”的中高端车型的发展将是又一个利空。
相关企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是目前所能采取的应对手段就是“降价”,而中高端车型价格重心的持续下移,在有利于中高端车型销售的同时却大大压制了经济性、小排量车型的发展空间,而且企业自身也会出现量增利减的尴尬局面,对相关企业的经营业绩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而经济型、小排量车型虽然对提升产销总量具有明显的拉动作用,但是对于企业经营业绩的贡献则显得极为乏力。
此外,如果未来全球经济出现滑坡,进而波及中国经济的发展,那么中国汽车业也将不可避免地陷于衰退的境地,对此需要密切跟踪,随时关注。
全年展望及评级:
从目前的情况分析,预计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可达950-980万辆,其中:乘用车665-685万辆,商用车285-295万辆。
有鉴于上述分析,仍维持对细分子行业中载货汽车和客车业“增持”的投资评级不变,同时维持对细分子行业中乘用车业“中性”的投资评级不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08-09-18 18:18:58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算股神 |
发帖数:45382 |
回帖数:32109 |
可用积分数:6236234 |
注册日期:2008-06-23 |
最后登陆:2022-05-19 |
|
汽车行业:出口难度加大 公交车成行业新动力
近日我们参加了中国公路学会客车分会在沈阳举办的第5届客车市场研讨会。参会代表有交通部有关领导,客车行业研究人员,客车生产企业、客运及公交运输企业代表。会议分析了外部环境变化对客车市场的影响,对客车市场发展走向和趋势进行了预测。现将会议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上半年客车市场回顾
据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2008年1-6月50家客车企业累计销售各类客车92822辆,同比增长28.21%,整体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其中:大型客车30226辆,同比增长37.17%,中型客车36840辆,同比增长25.91%,轻型客车25756辆,同比增长22.03%。
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有:
1、5月份以来部件供应形势缓解,交货集中形成市场高峰。从客车企业反馈的信息来看,上半年订单十分充裕,但是前几个月由于供应环节出现瓶颈,导致交货受阻。5月份以来,发动机、桥等关键配件的供应形势已经有所缓解,因此,5月、6月甚至7月是客车订单的交货高峰。
2、取消“五一”长假将形成新的市场规律。一般而言,2月、5月、10月是客车市场的相对低谷,因为,这3个时间段分别对应春节、“五一”和“十一”三个长假,从今年开始取消“五一”长假,打破了这种平衡。长假的取消,从表面上来看是增加了几个工作日,更深层次的影响是使客车企业建立了一种新的工作秩序,这种工作秩序将形成新的市场规律。
3、国Ⅱ产品的提前消费。在国Ⅱ转国Ⅲ的刺激之下,国Ⅱ产品的提前消费在今年上半年表现得十分明显,近两个月多数企业的产能已经达到了极限,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先办出库手续后提车的现象,尽管这种现象有违规之嫌,但却是国Ⅱ产品的提前消费的最好佐证。
2、大型客车表现优秀
上半年客车9大系列中,同比增量最大的是11-12米系列,增长幅度为41.63%。由于大型客车的附加值相对较高,受原材料涨价的影响相对较小,因此,11-12米系列的大幅度增长是提高行业整体经营水平的标志。
但今年上半年客车出口的增幅只有26.75%,增长速度抵于去年同期153.51%的水平;出口的28家企业中,有9家出现了负增长,自2005年客车出口启动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大面积下降的局面。今年客车出口放慢主要是因出口环境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今年上半年30座以上的客车底盘出口1418辆,同比增长37.80%(高于整车出口增幅),底盘出口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整车市场。
二、密切关注政策及环境的变化
1、管理体制的变化
今年建设部的公交管理职能划入交通运输部之后,国家对营运客车的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统一管理渠道会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对市场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据了解,交通运输部正在制定统一的公交管理条例,对于规范公交运营市场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2、节能减排
7月16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公路、水路交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第十条明确指出“各级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严格执行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组织建立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燃料消耗检测体系并加强对检测的监督管理,确保交通运输营运车船符合燃料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对于客车用户选择产品将会产生影响。另外,油价的上涨客观上需要客车企业开发出更加节油的产品。
3、宏观经济政策
为了拟制通货膨胀,今年以来国家一直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广东、浙江部分中小企业面临生存困难,而客车用户大多数属于“中小企业”这个范畴,都希望客车企业在卖产品的同时能够帮助解决融资问题(而许多客车企业自身的融资问题尚难解决),客车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较为沉重。
三、对下半年行业发展形势的看法
客车行业分析人员认为下半年客车市场将面临一定调整,主要影响因素有3点,一是对提前消费“还债”,二是订单因涨价而延期,这两种因素都属于市场的正常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弱。而第三种因素则是出口环境的变化,将对出口速度产生影响。
1、客运市场不容乐观
客运市场是客车生产企业的主要销售领域。近年来铁路提速对沿线客运企业冲击较大。根据我们了解,在铁路推出动车组后,江苏、浙江等地铁路沿线客运企业上座率下降较多,由之前的70%左右下降到目前40%左右,即客运企业盈亏平衡点左右的上座率水平。
燃油在客运企业成本中占比较大,在总成本中的比例已由前两年的1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35%左右。油价影响客运公司经济效益,进而影响该类企业车辆更新换代步伐。
根据我们对多年客车行业产销数据的分析,客运量增幅与GDP增速相当。在目前经营环境下,客运车辆销量增长幅度将低于10%。
2、公交客车将延续快速增长我们看好公交客车的发展前景:
城市面积的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将提高公交车需求水平;
高油价减少私家车出行,加大公交车乘坐量;
上海世博会、广州亚运会等大型项目拉动区域公交车升级换代;
受益于国家大部制改革后公交管理权的理顺,“公交优先”政策将有实质性贯彻。
预计今后两年公交车增长速度将保持在30%左右。
3、俄罗斯市场门槛提高影响
客车行业出口俄罗斯是中国客车出口的主要市场(在客车出口地区中,俄罗斯排第3位)。2008年俄罗斯全面修改了汽车认证体系,进一步规范汽车的进口程序并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2008年7月1日以后,包括中国在内的非1958年日内瓦协议国家生产的汽车将不能再按最低要求通过认证,凡在俄罗斯组织汽车生产和发布新型汽车必须通过全部完整的认证试验,而且对于每一个品牌、一个型号、一个规格的汽车只发放一次小批量(150辆以内)的认证。认证要符合《机械运输工具和挂车认证系统的认证规定》并登记运输工具认证证书,其中包括俄罗斯从2008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欧Ⅲ环保标准的要求。
从出口量来看,俄罗斯的影响主要体现在7月1日以后,随着认证费用的增加,客车企业出口俄罗斯的效益也将下降。但从积极的角度看,俄罗斯提高进口门槛有利于规范国内客车出口秩序,有利于客车行业的整合和洗牌,龙头企业的市场份额将得以提升。
4、全年行业销量预测
综合上述观点,我们对客车行业2008年发展形势的总体看法如下:按照中国客车统计信息网统计口径,2008年客车行业销量将达到18.8万辆左右,增长率将在12%左右。虽然上半年增幅较大,但下半年增长幅度将明显减小。其中:
国内公路客车市场增幅将低于10%;
国内公交客车的增幅将在30%左右;
出口增幅将低于100%。
企业经营效益将下降。影响因素有:
原材料涨价。
汇率上升,出口效益下降。
自然灾害的影响(雪灾、地震、水灾)。在全国性抗震救灾活动中,客车企业也有所贡献;灾区用户的坏账损失将会加大。
四、客车行业最新产销数据点评8月客车行业销售同比下滑较多,我们认为主要原因还是行业在消化5、6月份提前购买的因素。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