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三季度汽车类上市公司业绩全面下挫
|
2008-10-20 20:20:58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0 |
|
主题:三季度汽车类上市公司业绩全面下挫
自一汽轿车(000800.sz)10日预告今年第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5%之后,汽车上市企业三季度报陆续展开。受7月、8月销量下滑的拖累,汽车行业三季度销量同比增速大幅降低的疲软趋势已经确立。今年表现比较优异的一汽轿车也无法摆脱利润下降的厄运,可见行情之恶劣。
一证券公司的分析报告表明,预计汽车业三季度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约5%,但比二季度环比减少约15%,净利润更是大幅下跌。
业绩下滑趋势确立
受淡季因素、6月底国内成品油提价和商用车国III标准实施导致的提前购车影响,三季度前两个月(7月和8月)汽车销量环比分别减少20.7%和5.5%,同比分别增长3.9%和减少6.1%,同比增速连续两次创下了3年以来的新低。尽管9月实现销量环比增长,但同比仍然是下降,整个季度的销售不力可见一斑。
虽然近期钢材等原材料价格开始降低,三季度汽车行业毛利率仍将低于全年平均水平。考虑到上市公司继续进行内部挖潜控制成本,三项费用率将较去年同期有所降低。综合判断,三季度汽车行业净利润较二季度环比减少约10%,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2%,与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速降低约18%。行业三季度业绩下滑趋势已经确立。
以一汽轿车为例,其预告前9个月的利润同比增长50%~100%,但第三季度却下降了5%。
在重点乘用车上市公司中,一汽轿车的业绩算好的了,其在7月和8月销量环比分别增长2.1%和4.6%,而其他乘用车企业销量则连续两个月下滑。上海汽车市场表现次之,主要因为上海大众Lavida新车和自主品牌荣威550的上市的利好影响。在其他未在A股上市的乘用车公司中,一汽大众连续3个月排名前两位,8月份销量环比分别增长10.7%和23.9%,比亚迪在F0加入市场后,10月的销量已经超过2万辆,成为本土品牌新的领军企业。
商用车方面,中国重汽集团和金龙集团获得相对较好的市场表现。重汽采用的EGR国III排放技术路线,因为成本较低,适应性更强,开始受到市场认可,在由于国III排放实施导致7月销量大幅下降后,8月销量开始回暖,9月更是高居行业第一。而金龙集团下属“三条金龙”共同参与大、中、小型客车制造的羊群效应开始显现,这是其销售较好的原因。
四季度行业利润有望回升
四季度历来为全年销售最好的一个季度,加上国际原油价格可能走低带来的国内成品油价下调的预期,以及国III排放导致的提前购车需求效应减缓,四季度销量同比增速将超过10%,但考虑到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部分车型降价,销售收入增速将预计在8%左右。
乘联会在9月的销售形势分析会上表示,考虑到10月有利因素较多,因此在9月回暖的基础上,市场会进一步提升。
四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减缓导致原材料需求减弱,国际原油价格和钢材也已经大幅降价,因此汽车的主要原材料成本压力将大幅减轻,从而对汽车行业毛利率产生推高作用。加上四季度为全年销售相对旺盛的时期,行业产能利用率提高,汽车行业毛利率水平持续下滑的趋势在四季度开始反转,全年累计毛利率可能在10月之后开始呈现回升趋势。综合判断,四季度行业利润同比增速将超过20%,环比增速超过10%,行业整体趋势开始向好。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2008-10-20 21:20:14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06 |
回帖数:21874 |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10 |
|
汽车行业:销售数据继续下滑 关注新能源汽车和重卡
需求放缓进一步验证
2008年9月我国汽车销售75.15万辆,同比下滑-2.75%。其中,乘用车销售55.28万辆,同比下滑1.46%;商用车销售19.87万辆,同比下滑6.19%。虽然相对8月份汽车行业6.35%的下滑幅度,9月份的下滑幅度减少,但是连续2个月的销售同比下滑,进一步印证了行业需求放缓的事实。
消费政策调整需求结构
2008年9月1日,我国乘用车新的消费税标准实施。排量在1.0升(含1.0升)以下的乘用车,税率由3%下调至1%;排量在3.0升以上至4.0升(含4.0升)的乘用车,税率由15%上调至25%;排气量在4.0升以上的乘用车,税率由20%上调至40%。
从9月份的销售数据显示,9月份1L以下排量的乘用车消费明显受到政策的鼓励,销售6.15万辆,同比增长9.28%;3.0L以上排量的车型在政策出台以后的8月份提前消费以后,9月份销量下滑明显,其中3.0L到4.0L车型销售695辆,同比下滑65.44%;4.0L排量以上的车型销售50辆,同比下滑86.74%。而剔除受到消费政策影响的三类车型,排量在1.0L-3.0L的乘用车销量为48万辆,同比下滑4.45%。
同时,在小排量车型复苏的情况下,国内自主品牌车型的市场占有率有所回升,9月份自主品牌轿车的市场占有率由8月份的23.41%上升到26.49%。其中,表现最为抢眼的是比亚迪汽车,其旗下的F3单月销量达到12455辆,同比增长59.74%;新车型F0销量达到10059辆。
同时市场对美系车选择热情在逐渐减少,其9月份的市场占有率为11.50%,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上海通用以及长安福特今年缺乏新车型上市的同时美系车相对日系车型在燃油经济性上竞争优势不明显。
经济型乘用车是消费增长的动力
2008年9月份国内基本型乘用车销售41.60万辆,环比增长20.71%,同比下降2.32%;MPV销售1.50万辆,环比增长13.72%,同比下降31.30%; SUV销售3.70万辆,环比增长5.53%,同比增长7.35%;交叉型乘用车销售8.48万辆,环比增长45.15%,同比增长7.74%。其中,基本型乘用车销量下滑幅度有所改善,而前期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SUV车型增幅则大幅放缓。
结合各类车型的消费增长结构分析,我们认为乘用车消费将更加向1.0-1.6L集中,尤其是以多功能车定位的SUV和MPV。而2.0-3.0L排量的车型,多半定位于企事业单位的公务用车,我们认为公务车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企业单位的用车需求将放缓;而政府用车方面,虽然在政府采购政策已经松动,但是从其鼓励消费的类型以及目前推行的环保节能政策,我们认为政府采购的放开将有利于刺激乘用车市场的消费,但是消费结构将有可能向低排量倾斜。
商用车仍受到提前消费影响
2008年9月卡车销售17.19万辆,同比下滑4.26%;客车销售2.68万辆,同比下滑16.92%。从整体需求来看,未见明显回升的趋势,上半年提前消费的影响仍将延续。
从9月份商用车各类产品增长结构来看,微型商用车是商用车中唯一保持增长的车型。从累计销售的情况来看,2008年1-9月份,重卡与大客保持了相对较高的增长幅度,累计销量分别47.78万辆、3.23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28.52%、17.07%。我们认为在商用车板块中大客、重卡以及微车在推行公共交通系统、新农村建设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等背景下较有成长空间。
市场价格可能继续下行
2008年9月份汽车市场价格当月环比下滑了0.06%,其中轿车环比下滑了0.10%;载重汽车环比上升了0.04%。我们认为9月份价格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来自于乘用车消费税率上调。
同时,我们认为目前国内乘用车市场经销商的库存压力有可能在推动后续市场价格的进一步走低,但是如果国内各企业做出相应的生产计划调整,将缓解行业的价格竞争压力,推动汽车市场的稳定发展。
维持行业“持有”评级
我们维持行业持有的评级。认为在目前国内需求放缓的背景下,仍然重点关注节能环保需求带来的新能源动力以及公交市场的成长空间,以及国内投资拉动的重卡类产品的消费增长。
风险提示
国内成品油出场价格进一步上调或者燃油税的推出,将抑制汽车市场的需求;国内外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放缓,也将抑制市场的消费需求。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