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步伐放缓
2008-11-20 18:11:51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441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0
主题: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双降步伐放缓

 截至今年三季度,各商业银行不良率“双降”步伐开始放缓,业内人士认为,金融海啸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将在银行业经营中逐渐体现。

  实体经济困难将影响银行

  正经历着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国内企业经营困境开始出现,部分企业难以过冬,实体经济的困难对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公业务总裁认为,金融危机对中国部分企业的影响尚未见“底”,是否还会有第三轮危机,尚难预料。

  据各银行发布的第三季度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工商银行(601398)、中国银行(601988)、建设银行(601939)和交通银行(601328,股吧)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7%、2.58%、2.17%、1.75%;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宁波银行(002142,股吧)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19%、0.63%。

  截至9月末,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048.81亿元,比上年末减少68.93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2.37%,较上年末下降0.37个百分点。但与二季度比较,今年三季度工行不良贷款余额仅下降2.55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下降0.04个百分点,“双降”步伐已经放缓。

  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双降”的步伐在第三季度也进入止步期,当季股份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比二季度末增加0.5亿元。民生银行(600016,股吧)三季报显示,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7.34亿元,比上年末增加9.61亿元,其中,三季度比二季度增加3.44亿元;不良率为1.22%。

  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上升

  而此前,银监会统计显示,全国的农商行、外资银行出现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双升。9月末,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08.8亿元,比年初增加78.2亿元,不良贷款率4.44%,比年初上升0.47个百分点;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9.0亿元,比年初增加6.8亿元,不良贷款率0.50%,比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

  某外资银行信贷业务负责人向本报记者透露,因为国内中小企业受到金融危机波及,而外资银行本身就对国际金融形势更为敏感,因此预计将会收缩其在华小企业贷款领域业务。

  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企业还款能力三季度以来出现明显减弱,房地产业表现较明显。房地产市场低迷给银行资产质量带来极大考验。由于楼市滞销,一些两年或三年期的房地产相关贷款又即将到期,部分贷款企业确因现金流不畅而导致资金链紧张。一旦还款大限集中来临,银行催缴,这些企业恐怕只有死路一条。面对资产质量恶化压力,银行期待在贷款展期和坏账核销方面谋求政策上的改变。

  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放缓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称,商业性房地产贷款增速明显放缓。受交易量持续下降,投资增速减缓的影响,第三季度末,全国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较上半年回落8.2%,比上年同期低15.3%。其中开发贷款余额为1.97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15.5%。而前三季度,个人住房贷款更是同比少增3119亿元,新增额仅为2432亿元。

  上述股份制银行业务负责人表示,根据眼下政策,如果采用展期或重组的处理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那么银行损益表会“非常难看”,所以大多数银行希望有关部门适度调整政策。

  不良贷款上升压力下,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问题是贷款核销难。记者了解到,当前很多银行一线信贷人员不愿响应政策引导,积极从事小企业信贷,与小企业风险相对较高而不良贷款核销流程复杂有很大关联。

  按照目前的政策,银行仅有权对额度极小的贷款进行自主核销,其他必须等到法院终审判决后才能处置,这就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上趴着不少已经名存实亡、人去楼空的企业债务人。

  房地产萧条对银行冲击大

  房地产业的萧条对银行资产质量带来了颇大冲击。据深发展的三季报显示,房地产业以10.72%的不良率高居该行所有行业贷款之首,其次为商业9.72%、交通运输、邮电4.95%、制造业4.58%。

  在个人房贷方面,尽管媒体关于深圳、广州已出现大量“断供”的报道,但相关银行一直坚决否认。据深圳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的断供行为并不足以对金融系统带来大的冲击。不过,据了解,目前的断供者中,多数是因为只付出了极低的首付比例,有的甚至是零首付,因此采取断供对个人不构成太大损失,相关银行也只能为自己在业务膨胀期的“松贷抢市场”策略承担风险。

  房地产开发贷款方面,由于“二套房房贷政策”继续严格执行,前景显然不甚乐观。银行业内受访者表示,由于银行的信贷结构调整还需要一个过程,房地产贷款的质量将对不良率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