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东风 整合预期增强
2008-03-18 08:49:1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新手来了
发帖数:10307
回帖数:1341
可用积分数:180790
注册日期:2008-03-12
最后登陆:2010-11-14
主题:东风 整合预期增强

“做大做强”已成为众多行业内精英分子的一种口号,当中国的经济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市场时,国外各行业的巨头带来的压力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这一口号的含义。在讲求公平的同时不忘竞争的世界里,落后虽然不一定会挨打,但团结起来才有可能寻求到一席之地已是共识,比起国外同行来起步甚晚的中国汽车行业同样面临着这样的局面。

  
  政策推动

  
  2006年年底,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通知中几次提到汽车业的兼并重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应该大力推进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跨地区、跨部门联合重组,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事出有因,中国汽车行业的集中度已经远远低于国际水平,不论是对政府还是汽车行业本身来说,这都不是一个好现象。06年底,国内前5大汽车集团(旗下包括了相互激烈竞争的汽车合资企业)的市场占有率约65%,市场集中度甚至由04年的69%下降了4个百分点。而同期,以产量计算的美国汽车工业排名前3的企业集中度达到了85%,以销量计算的排名前3的企业市场集中度达到了60%以上。

  
  “九五”期间,共有22个省市把汽车工业列为支柱产业。截至06年末,国内共有估计不少于100家的整车制造企业,超过全球所有汽车厂商的总和,但产量仅为720万辆,为全球产量的12%。相对而言,成熟度较高的商用车行业集中度较乘用车行业要高得多。

  
  市场压力

  
  汽车行业虽然目前盈利状况尚可,然而,长期看,中国汽车市场的成长空间巨大,但不能迅速形成规模的汽车制造企业未来的发展空间仍然十分有限,生存也会变得日益艰难。随着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不断趋薄的利润率水平将会持续推高保本平衡点,行业固有的规模经济性必然会导致深度整合。

  
  一个是成本压力,一个是竞争压力,业内人士认为,这二者形成的合力将促使汽车行业走向联合。成本压力来自于,汽车是钢铁行业最大用户之一,在整个汽车制造过程中,钢板的使用达到50%左右。由于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预计2008年各钢材价格将持续上涨,将给汽车制造企业带来成本压力。企业要降低成本,必须具备规模化的生产能力以降低单位成本、先进的技术更新能力以寻找优质的替代材料。那么,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国内的落后产能将在成本压力下加速淘汰。竞争压力则来自高市场预期、产能扩张带来的库存压力以及技术与品牌实力雄厚的外资企业在国内市场不断渗透带来的竞争压力。

  
  上市公司整合预期多

  
  由于以上海汽车为代表的注资整合所带来的显著的示范效应,因此去年以来市场对于汽车类上市公司,特别是央企中的一汽系和东风系的注资整合给予了空前的热情。

  
  东风系的东风汽车集团(HK.0489)已经进行了整体改制并在香港实现上市交易。其对于内地A股市场的东风汽车和东风科技主要是通过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和日产汽车各占50%的股权)实现控制,而且东风汽车和东风科技这两家A股上市公司不存在同业竞争的问题。因此,若东风汽车集团希望在内地A股市场实现上市,基本上是一个“海归”的范畴。

  
  对于一汽系而言,首先是集团的整体改制尚未完成,虽然已经在进行相关的工作,但是何时完成却并不明朗。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