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抢救资本市场不应讨价还价
2008-03-19 15:25:2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aaa
发帖数:52
回帖数:125
可用积分数:169479
注册日期:2008-03-02
最后登陆:2010-04-26
主题:抢救资本市场不应讨价还价

中国资本市场面临的是什么危机?A股市场大盘急跌七天,从去年的最高位6124点到昨天收盘的3668点,大跌四成多。与此相反,处于次贷危机风暴中心的美国,截止3月11日,三大指数近半下跌没有超过15%。
这不是中国的创业板发生的现象,这是中国的主板市场正在上演的故事,因此这不局限于熊市或者牛市的问题,而是中国是否已经产生信用危机与市场危机的问题。这一景象所引发对政府救市的呼吁,其意义已经超出救市范围,而是关系到中国实体经济是否有一个平稳的融资渠道的战略高度。
双方的对应举措如何?以美国而言,举其荦荦大者:去年8月9号到10号,以美联储为首的各国央行向市场注资3262亿美元;8月15日,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再次注资70、77、35亿美元;8月17日,美联储下调贴现率0.5个百分点;9月18日,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同时,布什宣布次贷购房者房贷解困计划;随后,美联储又大幅降息25个基点、75个基点、50个基点;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将贴现率由3.5%下调至3.25%,同时快速创新批准了摩根大通以大约每股仅2美元的价格收购贝尔斯登。
相形之下,我们的举措又如何呢?到现在为止思想认识仍然不统一,更别说金融与资本市场的应急方案。
在次贷危机方面,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去年11月21日在南非约翰内约翰内斯堡说,受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年可能适当放缓,但这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今年3月6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次贷危机从去年夏天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见底,所以不可小视。中国将密切跟踪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就在次日,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3月7日列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讨论时则继续表示,次贷危机不会对中国的金融和居民生活有很直接的影响,但次贷危机可能会影响到欧美国家对中国产品的需求。如果现在影响还说有限,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无限影响?直到3月18日,总理记者招待会对次贷与美元疲软表达深切的关注,间接传达出对资本市场等各方面的关心,才一锤定音。
金融巨头们如此各弹各调,证明金融决策与监管层对次贷的预案并不充分,很难在特殊情况来临时万众一心,走出经济不确定性的泥潭。提前储备金融紧急预案是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一环,也是应对货币战争的必由之路。
对于资本市场同样如此。当上证综指到达6000点时,从学者到政界,不少人士纷纷表示次贷危机不足惧,最重要的是挤去中国资本市场的泡沫,也许他们觉得在为消除通胀分忧;而在股指急挫时,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表示不救市,而后又怒斥媒体报道不准确,那么,迄今为止,准确的信息到底是什么?有关新闻发言人公布了吗?
有意思的是,周小川3月18日表示,不能将股市下跌归咎于从紧的货币政策,同一天,央行下属的《金融时报》刊登文章,认为“下调印花税有利于金融改革和稳定”,传达出对资本市场的重视,同时表示,下调印花税“是一项可以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活跃市场、提高投资者信心的重要政策,也是能迅速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当日晚间,央行宣布,将从3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目前资本市场奄奄一息,他需要的是明确的预期,而不是各部门的口水仗。既然各部门一致认为印花税该下调,为什么不动议付诸实行?为什么不将再融资规模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与赢利能力挂钩?为什么不在再融资投票时进一步完善分类表决制?
与美国市场一样,中国资本市场所面临的也是信用危机——前者是国际投资者不看好美国资产甚至优质资产,持币惜购,因此必须美国政府与美联储,以及发达国家央行必须注资挽救市场信心,使美国以及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重新恢复生机;我国面临的是流动性的总体性充裕与资本市场的临时性缺血,并不是流动性不够,而是投资者对中国经济成长前景对上市公司的赢利前景、对人民币受美元胁迫的程度、对监管层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在瞬间失去信心。
面对A股市场的危机,政府必须将流动性引到资本市场加以抢救,否则,就等着世界资金很快来抄中国资本市场和中国实体经济的底吧。然后等着中国经济的新一轮上升,而民众,仍然无权置喙其中。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