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助理金融分析师 |
| 昵称:lalala |
| 发帖数:20 |
| 回帖数:31 |
| 可用积分数:95308 |
| 注册日期:2008-03-13 |
| 最后登陆:2010-11-03 |
|
主题:发改委拟整饬各地高耗能电价下调
部分地方政府悄然向高能耗产业实施优惠电价的做法,即将面临国家相关部门整饬。
近几个月以来,由于经济下行,工业用电需求急剧下滑,各省特别是中西部省份政府纷纷出台政策,或明或暗地对高耗能行业降低用电价格。而这一举措已经对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会曾力推的差别电价政策形成挑战。
记者从接近发改委的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正拟文准备规范各地纷纷降电价的行为,该文件起草后将送交国务院报批。记者同时还获悉,1月15日,国家发改委价格司人士将前往国家电监会,会商包括规范各地降电价、应对煤电顶牛局面等一系列事项。
去年11月以来,继内蒙古率先对高耗能产业实施优惠电价政策后,宁夏、青海等地纷纷效仿内蒙古实施优惠电价政策,集体挑战国家发改委的销售电价定价权。陕西、甘肃、广西、云南等地也以政府文件或口头约定的方式推出优惠电价政策。四川省也在原直供电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了电价扶持政策。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对高耗能产业实行优惠电价政策的现象迅速蔓延。
有消息称,在去年12月底,国家发改委在云南昆明召开了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会议。国家发改委价格司的两位司长在小范围了解情况时表示,地方政府的做法情有可原,但对高耗能产业实行优惠电价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不利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据了解,各地的优惠电价基本上由政府协调电力企业“买单”。各地实施优惠电价政策,本质上是通过刺激高耗能行业回潮,来保地方经济的增长。
差别电价的一增一减,其反向调节的导向作用立竿见影。业内人士称,以内蒙古乌海市为例,有20多家停产企业最近恢复了生产,其中铁合金企业4家、电石企业14家、氯碱化工企业2家、黑色金属冶炼企业1家。
虽然降低电价为相关高耗能行业注入了强心针,提高了开工率,但并不代表高耗能行业就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分析人士指出,高耗能企业减产的最主要原因是需求下降而非成本过高,因此,在高耗能行业下游需求回暖之前,高耗能产品成本的降低不能保证其产量的稳定。(来源:《上海证券报》 叶勇 )
相关连接:
高耗能差别电价遭地方政府挑战
八省(区)政府对高耗能产业实行电价优惠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认为,此举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网记者 任春
11月份以来,继内蒙古率先出台《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方案》,对高耗能产业实施优惠电价政策后,宁夏、青海等地纷纷效仿内蒙古实施优惠电价政策,集体挑战国家发展改革委的销售电价定价权。陕西、甘肃、广西、云南等地也以政府文件或口头约定的方式推出优惠电价政策。12月下旬,四川省又在原直供电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了电价扶持政策,由地方政府主导的对高耗能产业实行优惠电价的政策已扩大到了八个省(区)。 12月23~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在云南昆明召开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会议。 地方政府是否有权不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自行降低销售电价?如此降价是否与国家的差别电价政策冲突?今后如何维护电力价格政策的严肃性?这些问题成为出席全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会议的代表们私下热议的话题。据云南电网公司有关人士透露,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督检查司的两位司长在小范围了解情况时表示,地方政府的做法情有可原,但对高耗能产业实行优惠电价不利于调整产业结构,不利于贯彻国家产业政策。
挑战发改委销售电价定价权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最先从电力需求上体现出来。今年9月起,全国电力需求出现急速下滑。10月份,单月发电量首次出现4%的负增长,单月全国社会用电量也同比出现2.2%的负增长。内蒙古、贵州、云南等高耗能产业集中的省(区),用电量同比降幅均在两位数以上。进入12月以来,全国除新疆外,电力需求全面负增长。为了保经济增长,11月17日,内蒙古决定下调工业用电电价,率先出台《电力多边交易市场方案》,每千瓦时降价0.08元。 内蒙古出台的电价优惠政策在西部地区迅速得到复制。 宁夏决定从11月1日起,对铁合金、电石行业生产用电实行电价优惠政策,初步估计降低电价5.2分钱/千瓦时,以稳定企业生产能力。 从10月份开始,青海省政府已对高耗能用电实行电费补助政策,电解铝0.01元/千瓦时、铁合金0.02元/千瓦时、碳化硅和电石0.005元/千瓦时。据悉,青海省政府目前正在牵头制定发供电企业与用电大户联动实施方案。 11月份,甘肃省政府委托省经贸委协商,将电石、铁合金、碳化硅的销售电价降6分钱/千瓦时。陕西省决定对铜川铝厂降低电价,初步估计降低电价5.2分钱/千瓦时,以稳定企业生产能力。 11月21日,云南省政府决定,对原本应执行枯期电价的云南电网直供电的铝、铜等十个行业企业生产用电在平水期电价基础上降价6分钱/千瓦时。据云南电网公司有关人士介绍,枯期电价与平水期电价原本就差6分钱,云南的电价优惠实际上达到了0.12元/千瓦时,优惠电价总额预计为5亿元。 12月19日,四川省政府正式印发《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对电解铝、氯碱、碳素、黄磷、电石、钢铁等企业实施特殊时段电价扶持政策,2008年12月1日~2009年3月31日,在执行直购电价的基础上,其用电价格再降7.4分钱/千瓦时。 据记者了解,各地的优惠电价基本上由政府协调电力企业“埋单”。据云南电网公司有关人士介绍,降价的6分钱将由水电企业承担3分,火电企业承担1分,电网企业分担2分。 分析人士认为,各地实施的优惠电价政策实际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发电企业的利益,来保地方的经济的增长。2008年,国家提高上网电价,说明电价目前不是高了,而是根本没有降价空间。因此,在电力行业普遍亏损的情况下,实行电价下调,会进一步加剧电力企业的困难。
地方政府反向调节 中央政府差别电价落空
2007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电监会下发通知,要求各地逐步取消电解铝企业用电价格优惠,并对部分地区高耗能行业的电价分类进行调整,以落实差别电价政策,促进节能减排。通知要求,电解铝企业电价与“电石、电炉铁合金、电解烧碱、合成氨、电炉黄磷”类电价相比优惠幅度在5分钱及以内的,自2007年12月25日起执行“电石、电炉铁合金、电解烧碱、合成氨、电炉黄磷”类电价;优惠幅度在5~10分钱的,自2007年12月25日起取消电价优惠5分钱, 自2008年7月1日起取消剩余的电价优惠;优惠幅度超过10分钱的,自2007年12月25日和2008年7月1日起各取消5分钱,剩余电价优惠自2009年1月1日起每年取消优惠5分钱。 中央政府出台差别电价政策的目的,是用市场手段,通过提高电价的措施,促进高耗能行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想不到,该政策执行还不到一年时间,就完全被部分地方政府否决。 差别电价的一增一减,其反向调节的导向作用立竿见影。 各地降低电价的措施,当然受到了相关受益企业的欢呼。内蒙古乌海市有20多家停产企业最近恢复了生产,其中铁合金企业4家,电石企业14家,氯碱化工企业2家,黑色金属冶炼企业1家。 电解铝是耗电大户。云铝股份一天的用电量就高达2000万千瓦时,占到云南省统调电网用电量的1/5。此次云南下调电价,云铝股份公司将执行0.35元/千瓦时的电价。该公司发布公告称,由于电价下调将使得公司吨铝电费成本将下降约800元。据云南电网公司提供的统计数据,云南铝行业的开工率已恢复到了96%。 虽然降低电价为相关高耗能行业注入了强心针,提高了开工率,但专业人士并不看好这些产业的市场前景。南方电网公司市场营销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电解铝的市场价从最高峰时的1.7万元/吨跌到了现在的1.1万元/吨,电价下降成本因素只有800元,对于电解铝企业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值得注意的是,铝行业目前处于过剩状态。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2月的库存铝已达110万吨,高于11月末的100万吨。 国泰君安研究员王威认为,高耗能企业减产的最主要原因是需求下降而非成本过高,因此在高耗能行业下游需求回暖之前,高耗能产品成本的降低不能保证其产量的稳定。 电力专家姜绍俊认为,地方政府扩大内需、促进生产的出发点是好的,但销售电价的定价权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自主降价行为将会进一步打乱电价。他说,目前的市场萎缩是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造成的,如果刺激生产,多生产出来的产品还是卖不出去,会造成新的积压和浪费。 据国家电监会有关专家介绍,为了解决重工业用电需求不足的问题,电监会倾向于加大直供电试点。该专家强调,加大直供电试点,是国家支持四川灾后恢复重建的一个重要的产业扶持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人士担心,地方政府越权降低销售电价的做法打乱了国家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连续性,也会加大发电企业的亏损面,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还可能导致不少高耗能企业“死灰复燃”。据悉,发展改革委近期将采取措施规范地方政府的自主降价行为。(本网2008年12月30日发布新闻)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