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解读:汽车业兼并大幕拉启 谁将被收编?
2009-02-26 17:33: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解读:汽车业兼并大幕拉启 谁将被收编?

 据《中国证券报》报道,汽车振兴规划细则出台,国家对汽车产业实施"三大五小"的兼并思路已经基本明确,这标志着汽车企业集团并购"大鱼吃小鱼"的大幕由此拉开,中国汽车业的版图格局也将在未来两三年发生"质变"。这场并购潮中,谁将成为兼并主力?谁将成为别人的盘中餐?我们将为您一一解读。
  细则要点: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企业集团,培育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此次兼并重组的思路分别是全国范围重组和区域范围重组。鼓励一汽集团、东风集团、长安集团在全国范围进行兼并重组,支持上汽集团、北汽集团、广汽集团、重汽集团、奇瑞汽车进行区域性兼并重组。
  上汽、一汽、东风或成兼并主力?
  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三大巨头,上汽、一汽、东风无论从08年的市场份额还是08年的累计销量,都处在金字塔的顶端,他们在中国汽车工业中的地位短期内无可动摇。
  有媒体预测:根据统计,08一汽的销量为153.3万辆,上汽为182余万辆,东风为130多万辆。虽然今年的形势也是不容乐观,但是包括自然增长,以及通过兼并重组,一汽和上汽应该能够达到产销200万辆的规模。唯一的悬念就是东风汽车,如何补足六十多万辆的缺口。
  第二梯队有望获政策支持最多?
  作为第二梯队的长安汽车、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其08年累计销量徘徊在50万-90万辆区间,那么也是将来产销规模超百万辆的预备役。有媒体预测,将是这次国家并购政策支持的主要对象,这个层次的企业(集团)都有冲击"第一梯队"的实力。而且成为汽车振兴规划"培育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中的一员也是毫无疑问的了。
  14进10 谁将被收编?
  有媒体预测,最可能被兼并的汽车企业有江淮、华晨、东南、长丰、昌河、哈飞。这些企业08年的累计销量有的20多万辆、有的只有几万辆,他们都可能成为这次汽车振兴规划中被并购的对象。
  2008年,销量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共销售汽车782.01万辆,占汽车销售总量的83%。余下的100多家企业共销售汽车约159.5万辆,平均每家企业的销量低于1.33万辆。汽车行业产能过剩、集中度低的问题由来已久。国家出台兼并重组细则,就是要在市场进入低潮期,汽车企业回归理性的时候,大浪淘沙,重新洗牌,科学调整和布局资源。
  北汽将重组福汽长丰
  业绩一直不佳的福建汽车、长丰汽车很有可能成为北汽并购的目标。
  据证券日报报道,如果北汽和福汽重组,戴姆勒、克莱斯勒以及三菱的重心或许重新向北京偏移,而北汽控股也将成为他们唯一的合作伙伴。而重组长丰汽车则是北汽控股出于打造国内最大SUV基地的规划,希望依托长丰汽车目前在SUV领域内的优势,以及和三菱合资的关系,将其纳入麾下。
  一汽广汽或将重组华晨
  广汽重组华晨的新闻早就在坊间传出,其实有钱但没有自主品牌轿车的广汽,早就有意将资质优秀的华晨收归旗下。这无论在自主开发、南北产业布局、高端品牌合作伙伴等方面都是不错的选择。况且自主品牌最伤脑筋的资金缺乏,一直是个瓶颈。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的条块分割和地方利益冲突,一直难以成行。
  其实,广汽也好,一汽也好,都可以为华晨雪中送炭,并且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可以为华晨目前略显单调的产品线带来不菲裨益,至少可以延续华晨在商务车上的优势,轿车部分的实力也可以大大延展。希望这次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中国汽车行业能够现强强联合,真正实现1+1大于2的效果,这才是兼并重组的目标。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