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分离交易可转债暂停审批
2009-02-28 11:19:13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3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1
主题:分离交易可转债暂停审批

 自2008年10月10日江西铜业分离交易可转债上市至今,将近5个月里分离交易可转债队伍再无“新兵”加入;而在2008年的前9个月内,累计上市的分离交易可转债达12家。

  这种审批节奏的骤变似乎预示着监管层对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的态度发生改变。

  “我们已经被明确告知,短期内(证监)会里不会再审批分离交易可转债。”某华东地区已经上报了发行材料的上市公司高层向记者透露,“至于何时开放现在还不得而知。”

  这一消息也得到了另一递交发行材料的上市公司高层的证实,“公司已经不准备再等了,现在正在研究将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方案换成直接发行可转债。”

  暂停审批可转债

  记者获知,多家券商的投行部已经暂停了对分离交易可转债的推介,转而鼓励有融资需要的客户发行公司债或可转债。

  至于监管层暂停审批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原因,沪上某券商高层认为,“2008年上半年权证市场引起的诸多风波,促使监管层对权证产品存在的意义进行重新考量。”

  作为股改对价而于2007年6月创立的南航权证,在其存续的一年时间内,市场价格被连续爆炒,成为了证券市场上令人闻风丧胆的“赌博机”。最初被设计用以平抑价格波动的权证创设制度,也逐渐沦为券商获得无风险收益的“摇钱树”。仅在南航权证的创设上,券商就获得了高达150亿元的收益。

  “南航权证引发的市场巨大争议,可能是监管层暂停审批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导火索。”上述券商高层分析。

  作为一种可以二次融资的金融产品,分离交易可转债自2006年底一经推出,就成为众多上市公司的重要融资选择。

  “分离交易可转债相对与可转换债券有诸多优点。由于流通性的下降,可转换债券更偏债性,其包含的认股权往往得不到合理的定价,发行方须承担较高的发行成本。而分离交易可转债流动性强,同时有灵活调整债权和股权比例及期限的空间,发行方可以节省较多的财务费用。对投资者而言,分离交易可转债所包含的股性和债性可以使投资人在获得固定收益的同时,分享公司未来发展所带来的收益。”一券商人士分析。

  WIND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26家上市公司递交了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发行申请,等待证监会的审批。

  苦等无望下,一些上市公司已经开始转变融资途径。

  “IPO和再融资短期难以开启,分离交易可转债又暂停审批,现在中长期的融资手段只剩下发公司债和可转换债券了。”一准备发行分离交易可转债上市公司高层颇为无奈,“我们已经聘请了中介机构来探讨改变融资方式的可行性。”

  但剩余的选择很难让该高层中意,“发公司债的财务成本太高,到期的偿付压力太大;而发可转债在现在的利率水平下可节俭的财务成本又太少,同时因要设计回售、赎回、向下调整转股价格等条款,发行后的管理太过复杂。对比来看,都不如分离交易可转债简单。”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