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万科脱“险”进行时
2016-12-14 08:42:36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万科脱“险”进行时

 因宝能、安邦、恒大等资本的潜入,万科(000002.SZ;02202.HK)为此已在股权大战的泥淖中跌宕一年半之久。近日,在监管层一再表明态度和祭出限制保险投资业务的辣招后,万科股权大战初露曙光。

  经历过多路资本的轮番“洗劫”,万科股权大战的焦点终于被带回源头——保险资金应不应该对上市公司举牌?在监管层的干预下,万科股权大战的逻辑或得到改写。而在此之前,收购万科的投资者将率先感受到资金的压力。在市场风向的变动下,万科股价有所下跌,截止至12月13日收盘,恒大(03333.HK)浮亏额度已达5.83亿元,宝能在短短两个交易日之间的浮盈业已缩水48.89亿元。目前,宝能仍处于万科股票的禁售期内。

  万科A现下跌行情

  被宝能和恒大高度控盘的万科A早已沦为庄股。与资本介入同步,从2015年7月开始,万科A(000002.SZ)股价节节攀升,从14元左右的均价走到2016年11月18日的29元,创下8年来的高峰。

  这股由资本吹起的风潮也许不能维持太久了。12月12日,万科A开始进入未知的下跌周期,当天万科A低开低走,最终报收23.26元,跌幅达6.25%,创下近一个月来万科A的最大跌幅;12月13日,万科A股价再跌,延续前一天低开低走的行情,盘中跌幅一度高达5.89%,股价跌破22元,最终报收23.06元,跌幅钉在0.86%。

  万科A此轮下跌应与监管层的态度有关。在市场风向的变动下,出于避险情绪,部分资金开始出逃。

  目前,万科的两大股东——宝能和恒大,经营业务中均有保险业,其中宝能的前海人寿还是举牌万科的先锋。近一个月来针对保险机构举牌上市公司,保监会和证监会数度公开表态,言辞激烈。

  11月24日,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要加强(对保险公司)股权、股票投资监管,规范和约束其一致行动人行为;12月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措辞严厉,“用来路不正的钱,从门口的野蛮人变成了行业的强盗,这是不可以的。挑战了国家法律法规的底线,也挑战了做人的底线,当你挑战刑法的时候,等待你的就是开启的牢狱大门”。

  再至今日(12月13日),中国保监会召开专题会议,保监会主席项俊波指出,保险业助推中国制造,就是要做善意的财务投资者,不做敌意的收购控制者;并表示,(保险机构)努力做资本市场的友好投资人,绝不能让保险机构成为众皆侧目的野蛮人,也不能让保险资金成为资本市场的“泥石流”。

  监管层的态度已对此疑问有所定性,险资必须规范有序发展,不能进行敌意收购。目前监管层已经有所行动。12月5日,保监会下发监管函,要求前海人寿暂停万能险新业务;12月9日,保监会宣布暂停恒大人寿委托股票投资业务,并责令公司进行整改。

  房地产与金融资深评论人黄立冲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保险公司的资金筹集能力很强,但不应该过高地进行风险投资和敌意收购。险资参与敌意收购属于机会性投资,投资收益率很高,风险更高。此外,单个投资动用成本大,而市场上很多中小型的保险公司多数在做结算利率高的万能险产品,能承受的风险跟自身的资产规模不匹配。监管层有所行动,进行堵截,合情合理。”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