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皮海洲:应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
2009-03-18 15:27:5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不会赌博
发帖数:320
回帖数:229
可用积分数:116123
注册日期:2008-08-06
最后登陆:2013-10-14
主题:皮海洲:应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


央行在日前公布的《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表示,将进一步研究红筹企业回归A股市场以及推进国际板建设的相关问题,以增强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这是时隔半年之后,高层再次谈论国际板建设问题。
  早在2007年6月,面对当时火的国内股市行情,管理层就在积极酝酿“国际板”,引外企A股上市。当年10月,从上交所传出来的消息称“上交所正在酝酿‘国际板’,目前在技术上的研究已基 本没有问题,只待监管层的‘开闸’。”随后的日子里,关于包括汇丰控股、恒生银行、东亚银行、俄罗斯天然气和恒基兆业地产等外企冲刺国际板的消息纷至沓来。只是到了后来,由于沪深股市行情的走低,国际板一事也慢慢冷淡,直到去年8月证监会人士表示,国内A股国际板的推出尚无时间表。这次,央行在《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报告》中再度提到国际板建设的话题,自然引人关注。

  其实,从中国股市的长远发展来看,从中国股市的对外开放来看,国际板的建设必不可少,而且国际板的建设也不应过多地受到行情的影响。

  但如何建设国际板,却是一件必须细细琢磨的事情。虽然有人主张把A股打造成国际板,即让国外企业来A股上市,把A股做大做强。不过,笔者有意为国际板市场建设支一招,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这样更加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

  这首先有利于解决B股市场的去向问题。这是最近几年来困扰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关闭还是发展,管理层并无明确意见,以至两种不同的观点长期并存。即便是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全国协委员李冬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B股与A股并轨是较为妥当的路径”,而全国协委员、荣丰控股董事长王征则表示,B股不但不应取消,还应做大做强。因此,如果能够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这不仅解决了B股市场的定位问题,而且还有利于B股市场的发展壮大。毕竟开办一个市场并不容易,创业板经过了10年的筹备,目前还在等待推出的时机。而B股市场却是与中国股市一起走过了17年的风风雨雨。

  更加重要的是,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可以满足境内投资者的外币投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减缓外汇储备增长的压力。我国有着高达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为缓解外汇增长过快的压力,我国近年来不仅大力发展QDII产品,而且还有意把国内居也引向境外投资(如2007年8月拟开通港股直通车试点)。然而,QDII产品近年来在境外市场惨败的事实表明,境外市场投资风险莫测。而如果能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让国内居用自有外汇或兑现外汇投资境内的B股市场,这远比把财富输送到世界各地要安全便利得多。

  此外,把国际板建在B股市场,有利于保护国内投资者利益。如果把外企安排在A股上市,不仅增加了A股市场融资的压力,而且由于A股市场股价偏高的原因,很容易形成外企上市的圈钱效应,造成国资产的流失。并且,同样一家外国公司,在外国的股票发行价低于在中国的发行价,这对于我国的投资者来说也不公平。如果是将外企上市安排在B股市场,不仅可以减轻A股市场的融资压力,而且由于B股市场股票价格定位相对合理,也可以减少外企发股的圈钱嫌疑,对于保护国内投资者的利益具有积极意义。更何况B股市场是以美元为结算单位(沪市B股),这也更方便外企上市在资金上的结算,可以省去美元与人币汇兑的相关手续。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