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探讨当前几个热点经济问题
2009-04-02 18:21:2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9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资源税改革或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02日 11:17 中国石化新闻网

关于资源税改革,《能源评论》特别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刘克崮,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陈雪枫,请他们就资源税改革提出自己的核心见解。

贾康:需通盘设计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物价明显走低,CPI和PPI走势接近或达到零值,这正是把不可再生能源税收的税负作向上调整的好时机,只要合理把握力度,虽会使初级产品价格提高,并向中、下游产品传导,但不会产生很值得顾虑的物价上升压力,并能促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

资源税税负向上调整会使煤炭产品价格提高,不必讳言的是,目前煤炭企业确实存在困难,但这不等于资源税改革就不能进行下去。如果因为资源税改革而倒掉了一批煤炭企业,那么,这也达到了资源税改革的目的之一,因为,这些倒掉的企业一定是资源浪费严重、竞争力差的企业。淘汰它们,对整体经济有利。另外,目前,电力企业亏损严重,那么,会有人表示资源税税负向上调整将冲击电力行业。但是,我认为煤电之间的矛盾与资源税调整无关,即使不推出资源税税负向上调整的决定,煤电之间的矛盾还是要解决的。

资源税税负向上调整的具体措施可考虑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矿山资源税的从量定额征税标准,同时也适当加大从价定率征收力度;在有条件的地区,还可考虑实行与探明储量适当挂钩的征税方案。

资源税收调整不可能单独设计,而应该作为一揽子环境和能源政策及税制优化方案的组成部分。在调高化石能源税负的同时,需要考虑开发企业增负的其他必要举措,如建立权利金制度、矿业权制度、生态补偿与修复基金制度、安全生产保证金制度等,作出合理的通盘协调设计。

资源税收负担的向上调整,其价格的上升和传导效应将对低收入人群的支出产生冲击,影响会比较大,在出台时,需要特别考虑对这部分人群进行适当的直接补贴。

刘克崮:大方向已定

目前,我国资源税征收范围偏窄、计税方式缺乏弹性和税负过低,这样就会出现如下问题:一是廉价资源使用带来企业成本的外部化和社会化,导致对环境和生态的严重破坏;二是低价使用的矿产资源回采率低,浪费严重;三是影响资源开采地区的利益补偿;四是出口低价产品所含的资源稀缺性利益,被转移到其他国家。同时,上市类资源企业利润中隐含的资源稀缺性利益被国外投资者廉价占有。

因此,应该从扩大和整合征税范围、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逐步提高税负和建立专款专用机制4个方面调整资源税政策。这些税收应该专款专用,支持资源型企业进行环境保护。另外,资源出产地大多在中西部和边疆地区,这些税款可以支持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发展。据我了解,财税部门已将方案提交给国务院,大方向已定,之后可以进行微调。

不过,有人担心在经济下滑期,进行资源税改革将加重企业税赋,将使企业不堪重负。这需要用综合的方法来解决。2009年,我国企业总体上可以实现减税5000亿元,资源税却只增加数百亿,增税仅占减税的5%。并且,我国出口退税额还在上调。企业完全可以并且较愿意接受资源税负的上调。近几年,资源性产品价格一直处于低位,资源税改为从价计征,相应增加的税额较小,对全社会商品价格冲击有限,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通缩带来的不利影响。

但是不排除有些行业,它的资源消耗量大,压力就大,比如煤炭、石油行业。具体来看,石油行业利润较好,能够自己消化,煤炭稍困难,部分价格压力就要往下游转移,不过,这才能体现出节能降耗的目的。我认为2009年上半年是进行资源税改革的最好时机,因为2009年上半年是企业实现减税利益最多的时期,两相对冲,可以实现对企业的最小冲击。

陈雪枫:要慎重,多调研

目前,煤炭行业产能已经严重过剩,2009年难以出现复苏迹象。如果资源税改革能够实现节约,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资源,体现资源的真正价值,那么无疑是非常好的。

当前,资源税征收的是产出的资源税,依照此方式,小煤窑回采率是4%,应该征收它4%的资源税;大煤炭企业回采率是90%,就征收它90%的资源税,那么,这不是鼓励资源浪费吗?因此,煤炭储藏和开采条件都不一样,税收也应不一样。

资源税改革的重要内容是由从量征收改为从价征收。我要表达的是,从价征收的环节必须要界定好,但从哪个环节征收比较合适,不好界定。如果从煤矿出产的原煤环节征收,就容易造成开采矿山时,拣肥丢瘦、私挖乱采的混乱局面。这就违背了改革的初衷。如果从深加工后的产品进行征收,比如精洗煤,这就相当于将原煤深加工后的高附加值征收掉,产业链条越长,就吃亏越多,这样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煤炭加工产业链条的发展。所以要明确一点,出台政策一定要慎重,多调研。(《能源评论》韩伟王伟)
2009-04-02 18:28:0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0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昵称:JD
发帖数:2153
回帖数:7696
可用积分数:1126364
注册日期:2008-09-04
最后登陆:2020-06-02
煤价下探可能性加大 煤企呼吁缓推资源税改革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02日 10:39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4月2日电 据《中国国土资源报》报道称,由于整体经济形势以及成本压力,近期煤企纷纷呼吁暂停推进资源税改革,并在增值税方面施行“先征后补”。对此国务院研究室3月18日再次组织煤企召开座谈会,并调研煤电僵局。

  据了解,自去年12月份全国煤炭订货会以来,煤企与五大电力集团的“僵局”延续至今。为此,国家相关部门有意统筹考虑推进电力、煤炭产业市场化改革方案,以从根本化解决双方“症结”。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专家表示:“我们坚持电力、煤炭产业的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只是在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在一些具体政策上需要考虑减轻煤企成本压力。目前,煤企顶着价格不降,就是因为成本压力加大。”

  据介绍,煤炭企业之所以呼吁暂停推进资源税,还由于未来煤炭供需形势逼人。小矿复产和国际煤炭冲击,煤价下探可能性加大。煤炭出口代理商普遍认为中国煤炭行业将进入周期下行阶段,3~5 年才会走出低谷。一些电厂对用电需求也较为悲观,认为今年7、8 月份统配煤将主动寻求市场空间,煤价将下探,如果推迟资源税改革,无疑对市场有提振作用。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2/2 页: [1] 2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