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债市相持阶段 等待“黎明”到来
2017-06-17 10:40: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算股神
发帖数:45382
回帖数:32109
可用积分数:6236234
注册日期:2008-06-23
最后登陆:2022-05-19
主题:债市相持阶段 等待“黎明”到来

本周美联储加息,但中国利率政策未见跟进调整,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仍保持稳定。OMO利率持稳会否是货币政策取向变化的信号?美联储加息对中国债市有什么影响?当前债市处于哪一阶段?围绕这些投资者关心的问题,本次邀请中信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和江海证券资管部(北京)负责人蔡年华进行讨论。

  货币政策将不紧不松

  中国证券报: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未见调整,是否意味着央行不会继续收紧货币政策?

  明明:央行将会继续维持现有“不松不紧”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结构的调整达到金融去杠杆的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5月份M2增速首次小于10%,M1、M2剪刀差继续缩小,表明资金持续脱虚向实,去杠杆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不断提高,中小银行获得资金成本抬升,资金成本开始向实体经济转移。预计近期央行不会继续收紧货币政策。从更长时间看,预计央行将会综合考量实体经济与去杠杆成果确定货币政策取向。

  蔡年华:央行此次未跟随美联储加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目前中美利差已经接近140bp,从低点反弹幅度超过90bp,国内市场利率已经充分反映美联储加息的预期;二是人民币汇率已企稳,外汇占款趋于稳定,保汇率和保外汇的压力下降;三是若继续跟随加息将对国内债券市场利率和目前脆弱的市场结构带来更大的压力。但这并不意味着央行货币政策的转向,只是意味着央行在修正货币政策,从中性偏紧的取向向中性回归。

  若美联储缩表,会导致全球美元流动性收缩,其影响会比加息更大一些,目前保汇率稳定或是央行的首选,因此即使美联储缩表,央行亦可通过投放人民币以对冲市场的压力,同时美联储缩表也将缓慢推进,因此整体影响是可控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