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花脸 |
发帖数:71663 |
回帖数:2178 |
可用积分数:17830341 |
注册日期:2011-01-06 |
最后登陆:2025-09-17 |
|
主题:央行暂停逆回购操作 净回笼1600亿元
尽管季末资金面紧张态势依旧,央行今日并未“开闸”。29日,央行公告称,临近月末财政支出力度加大,对冲央行逆回购到期等因素后银行体系流动性处于较高水平,不开展公开市场操作。今日有1600亿元逆回购到期,实现自然净回笼。 原本预期季末平稳度过资金面近日上演了一场激战。昨日,上交所质押式国债回购隔夜利率(GC001)最高触及14.5%,突破7月底以来的最高点,加权均价为7.7345%。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隔夜品种也涨至2.9170%,与7天利率仅有5个基点的利差,接近8月底时最高位。 季末,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与资金面波动情况出现所谓“背离”。在资金价格飙升的压力之下,市场期盼的净投放并没有出现,央行操作依然保持定力。本周累计净回笼3600亿元,为近33周以来最高单周净回笼量。央行对此的解释是,得益于“财政支出力度加大”,且对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的描述依然为“处于较高水平”。 其实,一到月末跨季就回笼流动性的操作并非首例。记者梳理看到,央行在6月末跨季的最后一周也净回笼3300亿元,8月最后一周则回笼2800亿元,当时资金价格均出现短期飙升的现象,之后快速回落。本周净回笼也是在月末财政“支援”下的流动性对冲操作,并非货币政策出现转向。 本轮月末的资金价格大涨,一方面是受到市场预期央行“放水”、实际却为“收水”的心理落差,市场情绪偏紧,而银行体系流动性仍充裕。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非银和银行机构之间的流动性失衡。在季末MPA考核压力之下,银行或减少了对非银机构的资金融出。此外,部分机构杠杆控制不力或也是导致跨季紧张的因素之一,央行控杠杆的意图并没有放松。 展望10月,资金面压力因素仍存在。10月将陆续有3笔MLF操作到期,到期量高达4395亿元,为2017年以来到期量第二高的月份。且到期时间点集中在资金容易紧张的中旬时间段,届时资金面或将有所波动。其次,缴税因素或扰动资金面。 兴业研究预期,10月资金利率不会因为跨季的完成而出现快速下行,央行在控杠杆、稳增长、降成本等多重目标下进行调控,利率不会太低,也不能太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