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中投二号成立背景耐人寻味 三类企业可能先进入
|
| 2009-04-27 15:41:33 |
|
| |
 |
| |
|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
| 昵称:新手来了 |
| 发帖数:10307 |
| 回帖数:1341 |
| 可用积分数:180790 |
| 注册日期:2008-03-12 |
| 最后登陆:2010-11-14 |
|
辛苦了
|
| 2009-04-27 21:50:18 |
|
|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JD |
| 发帖数:2153 |
| 回帖数:7696 |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 注册日期:2008-09-04 |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中投二号6月挂牌专事股权投资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27日 02:46 北京晨报 晨报讯 权威人士透露,被媒体称为“中投二号”的第三家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将在6月正式批准成立。据了解,首批将有17家央企被装进该公司,除了直接持股一些央企进行资本运作外,该公司最主要的功能是加快央企重组步伐。相关国资委专家认为,5月1日 《企业国资法》的正式实施,将“助推”该公司的诞生。
|
| 2009-06-09 16:56:26 |
|
|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JD |
| 发帖数:2153 |
| 回帖数:7696 |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 注册日期:2008-09-04 |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中投二号”实施方案已上报 只待国务院批复 2009年06月09日 15:01 来源: 华夏时报
本报记者 江金骐 北京报道
被媒体称为“中投二号”的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其组织及实施方案,经国资委和财政部会签,已经报送国务院。这是国资委副主任邵宁6月7日在参加完“2009中国城市国资论坛”后、乘车离场前,亲口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的。邵宁透露,有关公司的前期筹划,在国资委层面上已经走完各项程序,“现在,就等着国务院的批复了。究竟什么时间能批复,我们也不知道。”
国务院国资委筹建一家新的资产管理公司,早在两年前就开始调研,直到今年3月份,才被国资委有关领导确认,不过,对这家公司以什么的形式出现、组织架构、以及人员安排等,此前虽然不断被媒体跟踪,但是,经官方证实的消息并不多。
有专家分析,这家以运作和管理央企资产为核心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将主要运作一些资产规模小,经营状况不佳的国有企业。对此,本报记者在当日也从国资委研究中心获得些许证实。
国研中心主任李保民就央企重组问题,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央企重组的计划一定能够顺利完成,也就是说,到2010年,央企的数量,能够由目前的138家缩减至80-100家,“资产管理公司,是其中可利用的平台之一。”
有消息说,首批被装进资产管理公司的央企,已经确定的有10到17家,对此,李保民不置可否,他说,现在定的是方案,许多实施细节仍待敲定,还不适宜对外公布。在目前的方案中,这家资产管理公司仍采取“小步走”策略,有的只是把几家国有企业的部分股份放到这个公司里,相当于国资委成立了控股公司。
拟将要成立的这家公司,类似于中国国家投资公司(“中投”),不过,中投的注册资金是2000亿美元,是一只国家主权基金,成立的目的是化解大量外汇储备,转做海外投资之用,中投利用资本市场,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股权买卖,而新公司的启动资本,可能主要来源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金。
按照国资委要求,自2007年开始,央企必须重新上缴利润,至2008年共收取央企利润547.8亿元,这些钱将成为新公司注册资金的主要来源。所以,从资金的来源、性质和规模上看,新公司肯定不会随意进行海外买卖股权。
据介绍,新公司与运营中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诚通公司相比,虽然都是以资产运作为主要内容,但是三者在市场定位上各有不同。
谁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也一直被关注。此前,虽然不断有传言说,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将出任该公司负责人,但记者就此向邵宁本人求证时,这位官员在微笑中保持沉默,直到抬腿上车前才说,“有关新公司的所有内容,等到国务院批复后,才是最可信的。”
|
| 2009-06-13 09:13:25 |
|
|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JD |
| 发帖数:2153 |
| 回帖数:7696 |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 注册日期:2008-09-04 |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邵宁:中投二号实施方案已上报 只等国务院批复 2009-06-13 00:04 江金骐 华夏时报
被称为“中投二号”的国资委国有资产管理公司 ,其组织及实施方案经国资委和财政部会签,已经报送国务院。这是国资委副主任邵宁近日在参加完“2009中国城市国资论坛”后,乘车离场前,亲口向《华夏时报》记者证实的。
邵宁透露,有关公司的前期筹划,在国资委层面上已经走完各项程序,“现在,就等着国务院的批复了。究竟什么时间能批复,我们也不知道”。
谁将出任新公司的董事长也一直备受关注。此前不断有传言说邵宁将出任该公司负责人,但记者就此向邵宁本人求证时,这位官员在微笑中保持沉默,直到抬腿上车前才说:“有关新公司的所有内容,等到国务院批复后,才是最可信的。”
“委领导既然能向外透露新公司的进展,就说明这项工作离实质性启动不远了。”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一名不愿具名的负责人6月11日向本报记者表示,不久前正式实施的《企业国有资产法》,客观上加速了新资产管理公司的设立,但新公司更偏向于专业化的管理而绝非再造“中投二号”,这不仅为国资委独立履行出资人职责奠定第一步,后续将会有更重大的动作,直至突破现有体制。
因时势而变
据悉,国资委为了组建这家公司,早于3年前开始筹备,两年前开始调研,一直不温不火,直到今年,各项工作突然提速。
“主要是两个方面因素起作用。”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李保民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是国资委部署的央企重组进入倒计时;二是上个月刚刚开始实施《国资法》,国资体制的综合改革有法可依。
国资委多次谈到,到2010年央企将调整至80至100家,直到现在央企的数量尚有138家,这就意味着目标如要实现,在剩下一年半时间内至少要减少38家。
李保民认为央企重组的计划一定能够顺利完成,在操作手法的选择上,“资产管理公司是其中可利用的平台之一”。李保民的乐观是有根据的,不久前国资委公布了《企业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工作指引》,分析人士表示这将为新公司的操作提供便利。
虽然新公司的细则还不为人所知,但成立后的新公司,可以根据上述“指引”,将一些规模较小或者经营亏损的企业装进来,作为这家管理公司的二级公司,按这个办法,起码在名义上国资委很容易实现央企数量的快速减少。
此外,刚刚实施的《国资法》,不仅为国资委出资人身份正名,而且其中有关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规定,为号称“中投二号”的新公司廓清了未来方向。
拟将成立的新公司,虽然类似于“中投”(中国国家投资公司),但中投的注册资金是2000亿美元,是一只国家主权基金 ,而国资委这家新公司的启动资本,可能主要来源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资金。
运作实业资产
有专家分析,这家以运作和管理央企资产为核心业务的资产管理公司,成立后将主要运作一些资产规模小、经营状况不佳的国企资产。其实,国资委为了集中处置央企不良资产和辅业资产,早有了中国诚通集团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这两个平台,为何还要另起炉灶?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文魁向本报记者介绍,资产管理公司大体分3类,一类是专门处理不良资产,一类是持股公司,还有一类是做企业重组和产业 整合。“国资委新成立的公司,是介于第一类和第三类之间。”专家介绍,国资委因为行政身份,不方便直接持股,会考虑成立一家公司代表自己,而诚通主要从事现代物流、综合贸易,国开投主要做基础领域的投资,它们并非纯粹以经营股权、产权为主的资产运营公司,在处置不良资产问题上,各自只担当了很有限的责任。
在介绍“中投二号”未来的主要功能时,李保民也表示,“既要进行企业重组,也要处理不良资产”。有消息称,首批被装进资产管理公司的央企,已经确定的有10到17家,其中包括乐凯胶片 、华录集团和上海贝尔等,另外一些从事半导体经营的央企也将被装进去。
对此李保民不置可否,他说,现在定的是方案,许多实施细节仍待敲定,还不适宜对外公布。在目前的方案中,这家资产管理公司仍采取“小步走”策略,有的只是把几家国有企业的部分股份放到这个公司里,相当于国资委成立了控股公司。
或借鉴地方模式
既运作实业资产,又不能重走国开投和诚通的老路,新公司以什么形式运营,其组织架构以及人员安排等备受关注。
“据我了解,地方国资委在国资运营上的有益探索和形成的经验,一直为国务院国资委所重视。”张文魁向本报记者表示,未来“中投二号”的运营模式,某些方面可能就是地方国资委做法的合成升级版。
而《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国资委副主任邵宁就曾对重庆的“渝富模式”表现出足够的重视,这似乎从一个侧面印证了专家的推测。另外,北京、上海、深圳等国资委早前也做了类似的探讨。
据了解,重庆渝富资产经营公司在市国资委的指导下,在不良资产处置、国企资产重组以及金融 控股等方面,多次出手且业绩不俗。北京等地也有值得借鉴的做法。不久前,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 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该中心初始注册资本为300亿元。
“以全民所有制的形式成立国资经营管理中心,更能强化出资人意志。”结合北京的做法,李保民表示,地方国资委根据企业的资产规模和质量,把国企全部或部分装进资产管理公司,对未来的国资管理,肯定有借鉴意义。
|
| 2009-06-13 11:31:40 |
|
|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aynz |
| 发帖数:106 |
| 回帖数:845 |
| 可用积分数:144751 |
| 注册日期:2008-05-25 |
| 最后登陆:2010-08-10 |
|
JD,“中投二号”能同你昨晚聊天时说的长电“新股东”挂上钩吗?
从转贴的材料看,“中投二号”主要用于整合经营不好的央企,而这些央企“差等生”又是多以非电力或能源为主业,它能给长电带来比三总大许多的“标的”注入资产吗?
如果不是“中投二号”,比三总标的资产规模还大的除了电网企业之外,只有中核了(连中广核都不能算),电网不可能成为长电的新股东,而中核一直是长电的小非之一,是老股东,而不是“新股东”。
算了,不再想这事了,估计JD只是随口说说而矣。
该贴内容于 [2009-06-13 13:00:24] 最后编辑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