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题: 长江初始水权分配拟定 有望借鉴排污权交易制度
|
| 2009-04-23 16:02:56 |
|
|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JD |
| 发帖数:2153 |
| 回帖数:7696 |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 注册日期:2008-09-04 |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主题:长江初始水权分配拟定 有望借鉴排污权交易制度
长江初始水权分配拟定 有望借鉴排污权交易制度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23日 02:39 21世纪经济报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邓丽
4月20日,在上海举行的第三届长江论坛上,国家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透露,将抓紧制定长江流域初始水权分配制度,做好流域水量的统一调度。
他说,长江流域虽然水资源丰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流域内水资源需求日益增加,加之南水北调、引江济巢、引江济太等工程实施,各用水部门及地区间的矛盾已开始显现,尤其是遇特枯水年矛盾更加突出。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抓紧做一些基础调研工作,但全流域的分配还没有拿出一个方案,关键是要解决问题”。
主管长江水政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政水资源局局长刘振胜告诉记者,目前长江流域的用水量分配仍然按照水利部《水量分配管理办法》来执行,只有部分用水矛盾比较突出的省际河流进行初始水权分配制度改革。
但他透露,虽然长江流域初始水权分配还没有具体的时间表,但不久的将来希望能借鉴排污权交易制度,实现一级市场初始水权分配,二级市场,水权可以交易。“一方面要鼓励节约用水,一方面是协调各方利益”。
分饮长江水
本报记者获悉,水利部已经确定在“十一五”期间基本完成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和其他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江河、湖泊的水量分配方案。
刘振胜介绍,长江水利委已委托科研单位等承担长江流域初始水权分配调研,一些发生矛盾和纠纷的地区,也开始进行初始水权的分配,不过规模都比较小,比如甘肃张掖的水票试点,义乌的水权交易等。“各个省都很关心自己能分得多少水量”。
根据现有的《长江下游干流河段枯季水量分配方案研究》,希望针对长江干流枯季盐水入侵、部分地区淡水资源短缺的实际,提出特枯条件下长江下游干流各地区的取水量分配上限以及对大型调水工程的调水限额,并制定了相应的用水应急预案。
初始水权分配的将来,在刘振胜看来,应该像排污权交易那样,实行一级分配,二级交易。义乌就是个不错的例子。
2005年1月6日,中国首例水权交易在浙江完成。为购买橫锦水库每年4999.9万立方米水的永久使用权,义乌市一次性出资2亿元。但类似的例子寥寥。
在长江流域更大范围内,江西省内抚河、赣江、信江、饶河、修河等五大流域水量分配方案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湖南省也正在着手开展湘江流域水量分配研究工作。
刘振胜说,各地的情况都不太一样,南方和北方,河流的上游和下游差距都很大,对水资源要求的轻重缓解也不一样,但南水北调,北方应该明确初始水权分配,南方应该获得补偿,这同样也能引入水权交易机制。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的副院长裴丽萍告诉记者,水权的初始分配必须在物权法的框架下。初始水权只能是用水权,必须通过法律规定初始水权的种类、内容、资格、主体和程序。可以交由行政部门分配,但行政部门必须受到法律的严格限制。
她说,初始水权分配实际上是为下一步交易做准备,现在的水量权是不可能做交易的,因为现在的取水许可是严格的受用途、取水地点,时间限制。
在她看来,水权不应该是种取水权,而应该是比例权,即在长江水总量的情况下,确定各省享有的比例,只有这个比例水权才是可以交易。
但这个水到底如何分配,到底是按人口、土地、GDP,还是用水量分配?是完全依照市场规律分配,还是保留生态水、饮用水、国防用水等后,再行分配?“这些需要政策制定部门拿出具体的方案”,裴说。
自上而下的水量控制体系
如果说,初始水权分配的推行是以市场机制来解决各省的用水矛盾和污染浪费,那这一目标,还需要更多的配套和保障。
4月20日晚,在名为流域综合管理的小型论坛上,水利部水资源司司长高而坤重申了中国将要实行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观点。
此前的3月底,他对这一观点有更为详细的表述,他说,这一套管理制度将包括:全面推行取水总量控制,制定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提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并逐级分解,建立覆盖流域和省、市、县3级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要实行严格的取用水管理,实行行政区域年度用水总量控制,任何地方和单位都要严格执行,不得突破;要在明晰初始水权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权转让制度建设。
高的观点也得到了水利部和同业们的认同,4月20日,水利部副部长胡四一拿出的数字也让政策制定者们为之心紧,坐在记者身边的长江水利委水资源保护局局长洪一平就在笔记中写下4个字“加紧启动”。
胡四一说,2007年长江流域供用水量约为1925亿立方米,比1998年增加了约16%。根据长江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司预测,到2020年,多年平均情况下流域总需水量为2351立方米,较2007年实际供用水量增加426亿立方米。
此外,胡还指出,2007年长江废污水排放总量约为320亿吨,比1998年增加62%,而到2030年,长江流域化学需氧量入河量将超过503.2万吨,比现状增加37.5%,氨氮入河量65.88万吨,比现状增加79.15%。
据高介绍,目前,全国七大流域管理机构均已编制流域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体系。
除了政策制度上的保障,水利部还布局了一系列水利水电工程。胡四一说,目前已经建成的控制性水库有:雅砻江的二滩、岷江的紫坪铺、白龙江的宝珠寺、乌江的洪家渡以及长江三峡和葛洲坝等。预计到2020年将还有向家坝、溪洛渡等20多座控制性水库建成投运,这些建成后,将形成约700余亿立方米的调节库容。
“我们将认真研究以三峡为核心的长江干支流控制性水库群的综合调度。”胡四一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
| 2009-05-07 15:31:34 |
|
| |
 |
| |
| 头衔:金融岛管理员 |
| 昵称:JD |
| 发帖数:2153 |
| 回帖数:7696 |
| 可用积分数:1126364 |
| 注册日期:2008-09-04 |
| 最后登陆:2020-06-02 |
|
中国水资源综合规划通过专家审查 将报国务院审批2009年05月07日 14:18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7日电 据水利部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日前在京召开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专家审查会。会议听取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组关于规划主要成果的汇报,并进行了深入细致地讨论,一致审查通过了全国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
为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自2002年以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牵头,会同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
据介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开展了大量基础勘查工作,形成了全国,七大流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调查评价和多项专题研究报告。开展了跨部门、跨学科、多层次的协作,涉及270多家技术部门和单位,直接参加人员约1.3万余人。
规划编制特别注重发挥专家作用,组织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技术专家组,从规划任务书和技术大纲的编制,到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资源科学配置等各工作阶段,多次邀请水利及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咨询,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并经全国、流域、区域多次技术协调和行政协调,最终形成了全国、流域、省级水资源综合规划成果体系。
据悉,规划报国务院审批后,将成为中国今后一个时期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节约、保护和管理的重要基础和依据,对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
| |
结构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