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伊利股份:一季报双增长 守住乳业老大地位
2009-04-30 09:02:2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注册了
发帖数:4791
回帖数:607
可用积分数:102678
注册日期:2008-08-20
最后登陆:2010-11-12
主题:伊利股份:一季报双增长 守住乳业老大地位

随着伊利股份 2008年年报和2009年一季报的发布,乳业三巨头的“成绩单”全部亮相。伊利股份2008年年报显示,受全球性经济危机以及“三聚氰胺事件”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公司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5.38亿元,同比增长12.13%,但净利润却亏损16.87亿元。

  另一方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注意到伊利一季报亮点不少,作为乳业前三甲,伊利是唯一一家在2009年一季度实现每股收益和净利润同比增长的乳品企业。

  乳品市场格局不变

  三份成绩单出炉,并未影响乳业阵营的走向。乳制品市场基本格局依旧。乳业第一阵营的排序仍然是:伊利、蒙牛、光明。

  对于业绩大幅下降的原因,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表示,主要是因为公司将“9·14”之前生产的乳制品全部下架造成的。“尽管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第二批次检查,我们的产品没有问题,但是为了让消费者放心,我们公司决定将‘9.14’之前生产的奶制品全部下架。”

  “三聚氰胺事件削弱了伊利等乳制品企业在行业中的绝对垄断地位,但是这些民族企业是自己打拼出来的,不是靠自己垄断赚钱的,他们是真正的经济支柱。”信达证券公司研发中心食品农业分析师康敬东表示,“伊利等企业目前来说总体上挺过来了,以后会往好的方向发展。”

  一季度实现双增长

  乳制品产业未来格局在伊利股份的一季报中有所显现。伊利集团今年第一季度产品销量出现了明显的回升,增长幅度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一季报显示,公司前3个月实现每股收益0.14元,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5%和103.59%,公司亦表示,2009年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16亿元,利润总额5亿元。

  据了解,2009年,伊利集团将继续实行产品均衡发展的战略,集团准备逐步加大奶粉制品在业务结构中的比重。这一计划正逐步取得成效。数据显示,2008年上半年公司奶粉产量增速13.21%,产值增速达到了28.2%,而2008年底,奶粉占比已经升至14.93%,奶粉呈现量价齐升的势头。

  政策拉动奶业利好

  记者昨日获悉,目前国家相关部门正在拟定第二批共10万吨奶粉的收储计划,“与第一次补贴方式不同,此次将实现实质性消费”。这一消息对于中国奶业的复苏无疑是利好消息。4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明确提到将安排30亿元建设投资以支持生猪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建设,扩大奶粉收储规模,并将原料奶收购贷款贴息政策延长至2009年12月底。分析人士指出,“扩大奶粉收储规模”为国家首次提出,对于缓解当前乳制品企业大量的奶粉库存压力有着积极意义,对于乳业的恢复发展有利。而此前国家早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中国乳业。

  去年11月19日,国务院曾发布了由13部委联合推出的《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为乳业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今年4月1日起正式执行的《乳制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明确鼓励企业通过资产重组、企业兼并等方式,合理扩大生产规模。此政策对正在向全国扩张的伊利等乳企有利。

  在伊利的带动下,乳业巨头们也开始了新一轮的“再生产”。伊利率先在行业中完成了奶源全国性布局,并以三大奶源带为基础推行 “奶联社”合作模式。据悉,近期就将有20个新的“奶联社”投入使用。

  “中国乳业正在复兴,伊利已经为我们开了个好头。”乳业资深专家陈渝说。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