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四大四小"的重组走向浅析!
2009-05-20 17:07:35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86
回帖数:21880
可用积分数:9990166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11-07
主题:"四大四小"的重组走向浅析!

 2009年3月20日,《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细则》(下称《细则》)公布。《细则》明确规定了鼓励兼并重组企业的名单。



其中,鼓励上汽集团、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长安汽车集团(总称“四大集团”)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兼并重组,支持北汽集团、广汽集团、奇瑞汽车、中国重汽(总称“四小集团”)实施区域兼并重组。

  长丰汽车5月19日发布公司股票停盘公告,并明确指出停盘原因是进行资产重组。据消息灵通人士称,长丰重组方为广汽集团无疑,重组方案也将在26日前见分晓。

  一旦广汽重组长丰成功,这将成汽车产业振兴计划公布后的首宗重组。这一案例将有望拉开国内汽车重组整合的新序幕,甚至成为未来国内汽车业联姻的范例。

  广汽与长丰重组传闻,打响了国内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第一枪。除广汽之外,“四大四小”兼并重组走势如何?我们根据现有的新闻资料做如下推断。

四大四小国内汽车企业重组未来走向
企业名称 可能兼并重组对象
四大集团
上汽集团 暂无重组对象
一汽集团 华晨汽车
东风汽车集团 哈飞汽车
长安汽车集团 昌河和哈飞
四小集团
北汽集团 福汽、丹东黄海客车、昌河
广汽集团 长丰、东南汽车
奇瑞汽车 江淮汽车
中国重汽 中通客车、潍柴动力


  上汽集团:谨慎对待兼并重组 暂无重组对象

  2007年底,中国汽车业有史以来最大的并购案尘埃落定。上汽兼并南汽,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汽车企业。

  2009年初,上汽收购双龙计划破产,上海汽车总裁陈虹此前亦曾表示,上汽目前的工作重点是扩大国内市场份额,没有海外并购方面的考虑。该公司目前主要是把国内的生产、销售抓好,特别是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日前,上汽集团的某位高层人士表示:“在国内进行上南合并、海外经历双龙事件后,上汽集团已经深知兼并重组的水有多深了。2009年上汽集团的重点放在了管理提升效益上。在未来的兼并重组中唱主角的,可能多是一些没有吃过亏的企业。”

  一汽集团:牵手华晨汽车可能性最大

  地域的近距离有时候为汽车行业兼并重组的成功提供了最大的想象空间,这其中,同处东北的一汽与华晨,同处中南的广汽与长丰,同处安徽的江淮与奇瑞,成为了最大的热点。无一例外的,一汽、广汽、奇瑞都已经入选国家队。

  无论祁玉民如何强硬和有魄力,华晨在资金和产品上的捉襟见肘已经是人尽皆知。尽管祁玉民领导下的华晨对于一汽的重组传闻从来都是不置可否,但是如果华晨选择被重组,在资金上相对充裕而且历史有过渊源的一汽,都是华晨的最好选择。

  东风集团:或与哈飞再续前缘

  早在2007年,国内汽车企业就掀起了“东哈恋”的重组风暴,最后,由于PSA的介入,两方重组计划因三角关系而受阻,以东风、哈飞、东安动力三方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结束。在新一轮兼并重组大潮中,东风与哈飞很有可能再续前缘。

  “东哈恋”始末

  2007年6月29日,PSA与哈飞在北京签署了共同组建合资公司可行性理解备忘录,计划成立各持股50%的合资公司,依托哈飞生产基地生产及销售10座以下商务车。

  2007年10月,东风与哈飞草签了关于双方合资重组的协议, PSA与哈飞项目进程受阻。

  2008年1月,由PSA与哈飞双方十多位人员共同组成的调研小组已经撤离汉威大厦(PSA中国北京办事处),针对双方合资项目的14个工业项目的可行性调研等前期工作全部结束。

  2008年2月20,PSA全球新总裁斯特雷夫赴华,与东风公司商讨合作事宜。斯特雷夫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促成 PSA与哈飞的合资。

  2008年2月25日,东安动力发布公告,正式确定东风、哈飞、东安动力三方共同出资的合作框架。

  长安集团:“大微车”概念下 整合昌河和哈飞

  从去年底开始,工信部有关领导就有意促进长安并购哈飞和昌河。在最近出台的汽车行业振兴计划中,长安被明确定义为“第四大”汽车企业,并鼓励其在全国范围内重组,用意更为明确。业内人士认为,政府主导将成为长安成功与新中航汽车业务整合的重要力量。

  2月28日,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长安汽车并购的原则是互补,但是也不排除企业在微型车领域为了做大而并购同类型企业的可能。

  在目前国家鼓励微车消费的形势下,长安做大微车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业内人士分析,微车是长安集团提升规模最快的途径,一旦并购哈飞与昌河成功,长安在四大汽车集团之中,地位将得到提高。

北汽的重组做大之路从内部开始

  2004年,北汽控股与戴―克集团将各占50%股权,重组“北京吉普”为“北京奔驰”。



2006年,徐和谊上任后,开始着手重组北汽控股的零部件产业;2007年,北汽控股接收北汽摩股权6.2亿元;

  一系列的内部重组之后,2008年,北汽开始图谋上市。

  同时,北汽开始对外兼并合作动作,将于与福汽合作的消息到处流传。2008年3月,福汽高层首次回应北汽重组:合作有可能但双方还没有接触。

  汽车振兴规划出台后,2009年2月6日,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北汽控股要在2009年打造千亿元企业集团。据内部的消息显示,北京控股重组的对象集中到福建汽车集团和长丰汽车两家身上。尤其是福汽集团,与北汽控股这家最有渊源的企业进行过多轮接触,因为双方都是戴姆勒-奔驰、克莱斯勒以及三菱汽车在中国合作伙伴,外方伙伴也一直有意双方重组。

  目前,北汽并购重组的对象包括福汽、丹东黄海客车、长丰和昌河、力帆等。当前,困扰北汽重组的,除了选择合适的对象外,巨额的资金缺口是重大关卡。

  奇瑞 江淮 同地域合作优势并未推进顺利重组

  同在安徽的江淮和奇瑞,除了地域的先天优势之外,还有一个让人遐想二者合并重组相对容易的一些因素:两家企业都属于安徽省国资委,一个擅长乘用车一个擅长商用车,如果重组,将会更加完美。

  看起来似乎容易,但是事实上,奇瑞和江淮的重组可能相对而言,难度更大。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在两会期间便表示,“江淮支持重组,但是反对被兼并。”言下之意,只能江淮去重组别人。这对于已经被列入优先重组对象的奇瑞来说,也是不可接受的。更何况,两家完全不同风格和文化的企业现在都还活得不错。

  中国重汽:重组潍柴动力希望渺茫 重组中通客车短期难实现

  《细则》指出,中国重汽与北汽、广汽和奇瑞一样,鼓励其实施区域兼并重组。而纵观山东省内,与中国重汽业务最为接近的无非是在2006年与其已经分道扬镳的潍柴动力。双方曾是有着“血缘”关系的上下游企业,中国重汽是潍柴动力的最大发动机用户。

  但是在分家之后,两家企业则通过投资和收购等手段,各自形成了从整车到发动机、变速器等的重卡黄金产业链,目前正处于分庭抗礼的局面。

  同时,中国重汽过去重组和兼并的企业都是对公司业务发展形成支持的,或者互补性比较强的,并不是去拯救其他企业。因此,中国重汽短期内重组潍柴动力只是天方夜谭。

  中国重汽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是,2015年力争产销规模达到25万辆,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并实现产品、市场、资本、机制和品牌的国际化。显然,如果中国重汽只生产重卡,那么最终的目标可能也就是十五六万辆,毕竟国内重卡市场的容量有限。因此,要达到25万辆的目标,中国重汽只能进入空缺的领域,比如客车。

  如此一来,坐落在山东聊城的中通客车渐渐浮出水面。中通隶属于山东交通工业集团总公司,其与中国重汽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山东省国资委,而且山东省也表示要整合兼并省内资源,并提出争取整合10家大规模企业以跻身全国前列,主要涉及行业是钢铁、石化、商业和汽车等。

  但是,重组中通客车是中国重汽中长期规划的可能性较大。在短期,至少在2011年前不太可能。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重汽刚刚重组完“大齿”,接受“大齿”后虽然远期受益,但短期内对重汽资金流带来较大压力。二是由于目前市场环境的原因,因为《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主要针对乘用车和轻型车,而大型商用车(重、中型卡车和大、中型客车)在规划细则中缺失,且没有相关政策拉动,因此造成近9个月来持续低迷,因此,在这种市场环境下,至少在短期内中国重汽不会计划也不可能重组中通客车。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2009-05-20 23:00:18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2
 
 
头衔:股民
昵称:ding008
发帖数:1
回帖数:44
可用积分数:94988
注册日期:2009-03-31
最后登陆:2013-04-15
国家是重组幕后推手,长安后市还是题材多多啊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