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 昵称:股市密码 |
| 发帖数:4589 |
| 回帖数:427 |
| 可用积分数:181802 |
| 注册日期:2008-06-29 |
| 最后登陆:2010-11-09 |
|
主题:长江电力——“王者归来”上演蛇吞象
股票市场的长江电力[13.62 -3.88%],目前被冠之以“王者归来”的称号。
近日,停牌时间长达1年之久的长江电力复牌,市场也随之迎来了三峡总公司主营业务的整体上市,目标资产规模高达上千亿元,成为迄今为止我国资本市场资产规模最大的重大资产重组。按长江电力董事长李永安的说法,此次整体上市之后,长江电力将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水电上市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长江电力的总资产为576.96亿元,为消化这千亿资产,长江电力对价支付方式包括承接债务(500亿元)、非公开发行股份(200亿元)和支付现金(375亿元)。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北大纵横电力咨询中心总经理江庆来表示看好。他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第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电力行业还处于一个增长期。第二,与火电相比,水电属于比较环保的能源,是国家目前鼓励建设的部分。第三,重组完成后,长江电力成为国内最大水电企业,在国家电力供应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未来发展中可能担当相当重要的任务。”
基金经理也普遍看好长江电力的发展前景,认为本次资产重组后,长江电力主营业务规模将成倍增长,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大幅提升,成长性也更清晰。之前有报道称,2004年,长江电力成功获得配售20亿股建行股份,每股成本仅为1元,建行上市后获得超过数十亿元收益。此后长江电力于2006年参与国航和工商银行[4.28 -1.15%]IPO前的股权投资,2007年参与云南铜业[21.80 -0.50%]定向增发。据称3年下来投资总额26亿元,收益超过100亿元,投入平均增值3到4倍。
李永安说,未来三峡总公司将继续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快电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结合,进一步提升资本运作能力,巩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每经评论员叶檀表示,政府对于实体经济巨头给予了毫无保留的融资支持,这些企业的行为证明,他们的实体发展不需要如此之多的资金,这只会让他们丧失做好实体企业的动力,一旦实体经济走向衰退,连宝钢这样的标本企业都无法抗拒。而会计师事务所的表现证明他们无法洞察危机。
“如果中国实体经济不能出现一流企业,而是出现100家实体与金融混业的巨无霸央企,市场化的金融机构何处容身?如果东航这样的亏损央企如雨后春笋,政府该如何处置?”叶檀在文章中发问。
各方观点显然各有不同。“前几年电力行业处于一个高增长期,这两年因为经济影响,电力行业发电不足,用手里多余的钱,适当地做一些投资,也可以降低风险。”江庆来说,目前长江电力在金融方面投资的风险比较低,属于稳健性投资,跟做金融衍生品而亏损的企业不同。此外国际上大企业这方面的投资目前也非常多。
作为上市公司,江庆来表示,未来国家对企业风险管理这块肯定会越来越重视。从国资委关于风险管理的一些要求,以及7月1日要推行的“企业内控规范”等措施来看,这些制度对上市公司下一步肯定会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大型国有企业,肯定会要求越来越严。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3.57 -1.11%]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则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工业企业还是应该把主业摆在第一位,要强化突出主业经营。不是说金融业绝对不能参与,但在参与前一定要有充分的准备,不可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