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注册了 |
发帖数:4791 |
回帖数:607 |
可用积分数:102678 |
注册日期:2008-08-20 |
最后登陆:2010-11-12 |
|
主题: 惠而浦合资厂提前上马 试水冰箱业务瞄准下乡潮
昨日惠而浦宣布,和海信在浙江合资的工厂已经开工,而随着第一批冰箱产品的落地,亦高调宣布首次在华引入冰箱业务。 据介绍,今后惠而浦冰箱产品将主要来自该合资厂,而为了抓住国内市场,惠而浦全球副总裁、惠而浦北亚区总裁李彦还亲自出马抓家电下乡项目,着力弥补惠而浦在华业务发展的遗憾。 合资厂已于5月开工 昨日,惠而浦宣布4系列24个型号的冰箱产品在华上市,这是其首次将冰箱业务引入中国。李彦透露,此前国内零售市场有极少量惠而浦进口产品,主要是部分经销商进口,且集中在地产项目。此次上市冰箱产品以国内生产线为主,将来所有冰箱和洗衣机都在和海信合资的工厂生产。 去年4月,惠而浦与海信联合出资9亿元(双方各占50%股份)建立海信惠而浦电器有限公司。此前惠而浦刚关闭了上海的洗衣机厂,并将产能整合至该合资工厂。 “这个工厂正式开幕应在7月,”李彦表示,但为了争取时间,5月已开始生产,这次上市的产品除了对开门等高端冰箱由意大利进口,其他主要是合资厂出品。 “说我们放弃独资不准确”,李彦表示,不管合资还是独资,惠而浦在找各方都有益的方式。“我们冰箱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规模就达不到理想价位。”显然李彦对于合资厂规模效应比较满意。 去年底开始试卖 惠而浦虽全球冰箱业务领先,但在国内无疑是个新丁。内有海尔及合作伙伴海信等本土名将,外有西门子、博世和三星等名门贵族,加之经济危机寒潮并未退去,惠而浦此时的出击并不轻松。 李彦表示,在过去几年一直有引进冰箱的打算,现在可能会认为景气度不好,但过去一年,中国是成长最快的地区。“这个时候上冰箱已经有点晚了,但要在产品质量和营销方面有周全的准备。去年底已在部分地区试卖,消费者和售后都有一定根基,因此才铺开。” 李彦表示,去年已开始慢慢在不同渠道着手差异化,包括产品品类的差异化。且其十分关注家电下乡,惠而浦洗衣机有近十个型号产品入围,“最近有可能进行又一轮的投标。”李彦表示,去年家电下乡开始时产品准备不足,“我们之前没有主动做过三四级市场,这部分渠道覆盖得不好,家电下乡对我们非常有益。” ■ 链接 惠而浦一亿美金交学费 进入中国十几年,惠而浦在华业务与全球的情况相比有着明显落差。李彦坦诚,惠而浦过去失败的成本将超过一亿美金。“一是人的因素,不是领导人而是团队。”第一届来中国开拓市场的团队经历了金融危机,当时在京有两个合资企业,一台冰箱都没有卖过。后来做出调整,留下几个工厂集中做好,不能兼顾的就卖掉。之后几届不是缺少中国经验就是缺少商业经验,领导人往往是技术背景的,市场运作的门外汉。“二是水土不服,对中国的消费者判断不一定对,所以没有引入最先进最核心的产品。这也是很多跨国公司面临的问题。”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