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昵称:大牛股 |
发帖数:112621 |
回帖数:21875 |
可用积分数:99880055 |
注册日期:2008-02-23 |
最后登陆:2025-07-25 |
|
主题:中小基金公司日子难过
尽管2009年上半年上证综指走出一波涨幅高达62.53%的上攻行情,牛市氛围重新笼罩A股,但部分中小基金公司却成为牛市中的失意者,二季度出现了较大比例的净赎回,基金业“马太效应”不断加剧。
新公司举步维艰
天相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共有18家基金公司净赎回比例超过10%,其中11家基金公司二季度末份额规模不足100亿份。净赎回比例最大的民生加银基金公司期末总份额只有13.69亿份,二季度净赎回比例高达49.65%,该公司也是60家基金公司中资产管理份额规模最小的基金公司。
观察净赎回数据可以发现,今年二季度遭遇较大比例净赎回的基金公司中很多是目前只发行了一两只基金的新基金公司。例如民生加银基金公司目前只管理了民生品牌蓝筹一只基金,二季度净赎回比例达17.65%的浦银安盛基金公司只管理了浦银价值(净值,档案,基金吧)(519110)和浦银收益(净值,档案,基金吧)(519111)两只基金。
业内人士分析,新成立的基金公司在渠道建设、人员配备方面都与老牌基金公司差距很大,在投资者中的品牌认知度也远远不如老基金公司,这是造成其份额流失的重要原因。一家小型基金公司的市场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由于该公司成立时间不长,股东也只是西部的一家金融机构,公司在宣传方面十分“抠门”。“大公司发一只新基金,市场推广方面的预算动不动就上百万,我们公司总共还不到十万,连在三大报上打个广告都不够。”
另一方面,基金公司在发行新基金时通常会找一些“帮忙资金”,尤其是中小基金公司,更需要这些资金的帮助,一方面保证基金达到成立下限,另一方面也好粉饰发行规模。这些资金在基金成立一段时间后会逐渐撤出,从而造成基金规模的减少。
业绩依然决定成败
实际上,今年二季度不只是中小基金公司遭遇净赎回,包括华夏、嘉实、工银瑞信等大型基金公司同样管理规模有所缩小。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只有大成、海富通等9家基金公司出现净申购,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不乏金鹰、华商、新世纪等小基金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2008年的大熊市套牢了大量2007年入市的基金投资者,经过2009年上半年的反弹,基金净值逐渐回升到投资者的买入成本附近,因此引发了部分持有人的赎回冲动,类似现象在2006年初时也曾出现。
而金鹰等几家小基金公司之所以能够赢得投资者的“芳心”,份额规模不降反升,与旗下基金良好的业绩密切相关。今年上半年,新世纪优选成长(519089)和华商盛世(净值,档案,基金吧)(630002)成长两只基金分别以71.64%和69.98%的净值增长率位居股票型基金中的第2位和第4位,华商领先(净值,档案,基金吧)(630001)企业更以72.55%的业绩排名上半年偏股型基金首位。良好的业绩吸引了部分投资者的关注,从而造成规模的上升。
不过,尽管二季度出现净申购,但华商、新世纪等基金公司的整体资产管理规模仍然不足百亿份,公司发展势头依然赶不上大型基金公司。业内人士表示,尽管国内基金公司数量逐渐增加,但强者恒强的局面很难改变,行业集中度将不断上升。虽然目前不太可能出现小基金公司倒闭的情况,但除非具有股东优势或者业绩持续优秀,否则中小基金公司追赶行业领头羊的难度非常大。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