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中国银行业去发展中国家扩张将更有效果
2008-04-12 13:22: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新手来了
发帖数:10307
回帖数:1341
可用积分数:180790
注册日期:2008-03-12
最后登陆:2010-11-14
主题:中国银行业去发展中国家扩张将更有效果

2008年博鰲亚洲论坛于4月11日-13日在海南博鳌如期举行,本次年会的主题为“绿色亚洲:在变革中实现共赢”。和讯网特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聊聊金融改革与创新问题,以下为访谈实录的部分内容:
  主持人 :随着人民币的升值包括美国次贷危机的背景,是不是中国银行业海外抄底并购的很好时机呢?
  郭田勇:这个问题上很多专家学者也都在讨论,观点也有分歧,的确有很多声音觉得是抄底的时机。就像你投资一只股票一样,谁都不能抄到真正的底。比如股市几年前跌到900点,谁能抄到那个点,在实际操作中你能在1、2千点买就已经算抄底了,所以说不要觉得次贷危机会恶化什么,现在去抄,可能抄完之后未来几个月价格还会往下跌,但是相对五年以后可能你这个就是一个底。我觉得这些观点都是有道理的,至少各种观点大家都是能够自圆其说的。但是我想,首先我们国内的金融机构或者我们也不是出去以投资去获取差价的,你要出去抄底要先想为什么?我们金融机构要走出去,要去进行海外扩张,我们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搞投资挣差价,我们是要出去经营业务。要把我们的银行业业务、金融业务拿到海外做,我们的根本目的是要干这些事儿的。所以说如果从投机角度来看,美国银行的股价都跌的非常多了,我现在猛抄一把,这个作为一个从事股票的投资者的身份人可以这么想,但是我认为我们的各大金融机构不应该有这种想法。我们出去的目的是要经营,我们的目的是经营就会想究竟到哪个市场去?或者到哪个国家去才最适合我们?才能经营的更好?首先美国金融机构现在受次债危机影响股价跌的比较多,我们现在是抄底或者经营的话大概只能持有很小一部分的股权,3%或者5%。你有了这部分股权,你的目的不是为了搞投资,但是股权这么低,你在未来银行经营中只能扮演财务投资者的身份,没有办法去控制这个机构。 第二个方面,美国机构总体来讲,公司治理水平其实还是比我们要高的。我们现在去抄底,即使我们能持有相当一部分股份,以我们公司治理能力我们未必能将它这个机构的经营成功的驾驭住。所以相反,我现在朝一些发展中国家走,比如我到东南亚国家,到非洲去,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我们选择这些国家进行海外扩张的话,这样扩张的有效性会更好一些。第一,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并购,因为这些国家对我们从监管,政策面来看是比较宽松的,我去了以后就可以对金融机构有相当程度的控制力。把我的一套经营理念输入到这个机构去,把我的人派到他的机构去,我能控制住。这样的话我们认为从可控性角度来讲更强一些,这样未来有可能朝这个方向走,我们金融机构本身要做金融角度来看可能更有价值一些。
  主持人 :您觉得中国银行业现在这样普遍的状况,从经营的理念,本身资产运作的实力来看,现在适不适合大规模的向外扩张?
  郭田勇:所以我认为特别是对几大国有银行来说存贷比都非常低,同时中国从这几年银行经营水平来看比其他国家经营的水平要高,所以我认为至少按照水往低处流的角度看,我们到这些国家以后进入也个市场以后,我们的经营能力比这个市场其他的金融机构都要强,那我在里面就有可能获得比他们高的盈利。所以我认为从各家银行本身物质基础和经营能力来看,这几大银行向发展中国家走,是有条件的。到美国去,美国金融机构本身公司治理比我们强,而且美国金融环境又复杂化,金融监管政策又很多,对中国金融机构容易很苛刻,你去后未来经营能不能获得比美国同类机构更高的盈利这是很难讲的。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