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头衔:金融分析师 |
昵称:注册了 |
发帖数:4791 |
回帖数:607 |
可用积分数:102678 |
注册日期:2008-08-20 |
最后登陆:2010-11-12 |
|
主题:中石油围绕市场布局:国内炼化“四带一圈”
国内炼化布局“四带一圈”,海外收购发力中下游。中国石油(601857 )两条腿走路,将炼化能力在短时期内迅速提升。
2009年6月21日,中国石油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已于当日完成收购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并将对新加坡石油公司其余股票发出强制性有条件现金收购要约。新加坡石油公司拥有新加坡三大炼油公司之一的新加坡炼油公司50%的权益,新加坡炼油公司的炼能约为1400万吨/年。中国石油表示,新加坡石油公司将成为中国石油国际战略的新平台。
炼化海外提速
据业内人士透露,到目前为止,中国石油的海外炼厂基本是为它所收购的海外油田做配套,主要集中在非洲、南美的部分地区以及哈萨克斯坦等邻国地区。这些炼厂的炼油能力都不大,总计应该不会超过1500万吨/年。
这位专家还表示,由于一些海外炼厂所在国对成品油价格实行管制,在前两年油价大幅波动甚至曾突破130美元/桶的时候,炼厂赢利显然无法被保证,因此中国石油在收购和发展海外炼厂上一直比较谨慎。
另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高级工程师白雪松介绍:“在欧美等发达地区,成品油市场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区外石油企业进入上述地区比较困难。中国的石油企业也不例外。”不过,在经济危机催化下,今年以来情况发生了变化。中国石油加快了海外收购步伐,并将前所未有的收购热情投向了海外炼油产业。
首先是今年3月有消息称,中国石油正计划收购北美最大炼油商瓦莱罗能源公司旗下的Aruba炼厂。该炼厂位于委内瑞拉,年加工能力达1300万吨。
6月底,再有消息称中国石油拟投资英国英力士集团位于苏格兰的Grangemouth炼油厂。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如果双方就这项投资达成协议,这将是国内石油企业首次进军欧洲中下游领域。
紧接着,据7月2日的海外媒体报道,中国石油正与西班牙Repsol-YPF石油公司商谈,购买Repsol-YPF阿根廷子公司YPE公司75%的股权。YPF公司在阿根廷有3个炼油厂,加工能力约为1800万吨/年;拥有2500座加油站,占阿根廷市场份额的37%。有业内分析师表示,YPF公司的炼油和零售业务是中国石油最感兴趣的部分之一。
除了上述收购意向外,中国石油与新日本石油公司的谈判已经进入最后阶段。两家公司本该于今年4月完成在日本大阪合资建设炼厂的谈判,但可能是受金融危机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的双重影响,致使双方的预期价格产生较大差距,因而推延了合作进程。
尽管到目前为止,除对新加坡石油公司的收购已完成和对大阪炼厂的收购正在洽谈中外,其他收购事宜都未得到中国石油的正面回应,但是,坊间仍然认为中国石油加快了对海外中下游企业的收购步伐。
上述观点也可以从中国石油官方人士的发言中得到证实。在今年5月12日举行的年度股东大会上,中国石油董事长蒋洁敏表示,海外并购是中国石油战略发展的重点,在经济危机、油价下跌的情况下,也是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中国石油炼油与化工分公司总工程师胡杰也在不久前表示,中国石油在海外不仅关注上游资源的收购,还正在下游寻找目标。中国石油的下游收购目标地主要是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
围绕市场布局
对于BP、壳牌等跨国石油公司而言,它们在全世界范围内拥有上中下游各个环节的子公司。而中国石油企业的海外资产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拉美等不发达地区,对欧美等发达地区少有涉足。
“中国石油如果将欧美、日本等发达地区作为收购目标地,则一定是出于战略考虑。首先,以合资、收购的方式进入上述地区对中国的石油企业而言,相对于新建一个项目来说阻力较小。其次,按目前情况来看,中国企业采购海外原油的成本比国外企业高3~4美元/桶,收购海外炼厂不仅可以得到对方的市场,还能得到比较便宜的油源。”白雪松告诉记者。
招商证券研究部石化研究员裘孝峰认为:“中国石油对欧美炼厂展开收购,可能是希望借此进入这些国家的市场。”裘孝峰还表示,从中国石油对新加坡石油公司的收购来看,应该主要以满足国内华南地区的需求为主要目标。因为新加坡成品油以出口为主,加上从新加坡到广东地区的运距不长,所以对于在华南地区暂时没有大型炼厂投产的中国石油来说,可以解决它炼油终端的一部分油源。新加坡是亚太地区的石油集散中心。在该地区拥有炼厂,还可为中国石油争取更大的定价话语权。”
近年来,经济合作开发组织(OECD)国家每年的石油消费量都占世界总消费量的50%以上。中国石油在这些国家和地区投资炼厂,可帮助它顺利进入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消费市场。
中国石油规划总院炼化所高级分析师宋爱萍表示,以市场为主导布局炼油企业是目前多数综合性石油公司的特点。不过,对于中国石油而言,炼油板块的发展重点还是在国内,因为目前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就在中国。中国石油在国内的炼油布局战略是以市场为主导区,在沿油品输送管道、沿海、沿江地带扩大原有炼油能力和新建炼油项目。
过去,中国石油的炼油能力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等资源地。在石油消费旺盛的南方,中国石油的炼油能力和加油站业务与其他国有石油公司相比稍显不足,“北油南运”成为该公司成品油销售的一大特点。
随着中国石油在南方布局了不少加油站终端业务,为了保证零售终端能够及时获得油源,中国石油开始在南方地区布局大型石化项目。据悉,在今年中国石油发行的上千亿元债券中,将会有相当一部分被投入于南方炼化产业的布局调整中。
目前,在南方地区,中国石油已经获批或已开工建设的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包括,与委内瑞拉合资在广东揭阳建设的2000万吨/年炼化项目,炼能达1000万吨/年的四川石化项目,炼能为1000万吨/年广西石化项目。其中,广西石化项目将于今年竣工。
中国石油在南方地区拟建的项目包括,与卡塔尔、壳牌在浙江台州合资建立一个2000万吨/年炼油能力的石化基地,在云南和重庆分别建立一个1000万吨/年的炼油项目。不过,这几个项目暂时仍在讨论之中,有待落实。
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炼能分布之上,据中国石油内部人士透露,该公司最终希望在全国形成“四带一圈”的炼化业务布局。
落子“四带一圈”
在炼化重点项目的建设中,中国石油提出了两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因素:合理布局、规模发展。中国石油炼化项目布局的目标,即形成所谓“四带一圈”的布局指的是,以“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个经济带,环渤海经济圈”为核心的炼化分布。相对于过去中国石油炼化企业主要集中在西北、东北的分布状态,“四带一圈”的布局更加均衡、合理,覆盖面更广。
规模发展与合理布局是交互并行的,中国石油力争在布局范围内尽可能提高旗下炼厂的一体化程度。由于炼化企业新建一座炼厂的投资比对现有炼厂进行改扩建多耗费投资数十元人民币,因此,中国石油炼化企业的规模发展首先表现在对原有炼能的改扩建上。
其中,独山子石化的扩建项目将于年内正式投产,大港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项目也预计于今年投产。吉林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项目已于今年3月20日开工建设。宁夏石化500万吨/年炼油改扩建项目、呼和浩特石化500万吨/年的扩能改造项目筹备于年内开工。锦西石化的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也已于近日通过了国家环保部审查。华北石化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已于今年初被列入国家2009~2011年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通过对原有的炼油能力经过改扩建,加上在南方新布局的几家炼厂,2009~2010年,将是中国石油的炼化重点项目“开花结果”的年份。按中国石油的计划,到2010年中国石油原油加工量达1.5亿吨,到2020年建成18个千万吨炼油基地,炼油能力达到近3亿吨,占全国的45%。
李莉告诉记者,2010~2015年期间,包括中国石油在内的几大石油公司都将集中投产一批大型炼油项目。届时,国内很可能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中国的石油企业可能会扩大成品油出口,这也是中国石油积极走向海外的一个原因。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