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酒泉英才孙健初:“中国石油之父”
2009-09-22 16:13:49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分析师
昵称:haorenla
发帖数:5383
回帖数:548
可用积分数:100060
注册日期:2008-07-04
最后登陆:2010-11-18
主题:酒泉英才孙健初:“中国石油之父”


核心提示:孙健初,字子乾,1897年8月18日出生于河南濮阳。1935年,他率领勘探队员翻越祁连山主峰三下酒泉,历尽磨难寻找石油,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孙健初,字子乾,1897年8月18日出生于河南濮阳。1920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大学校工科采矿系。1934年,他参加了黄河上游水利及沿长城边境的地质调查。他与地质学家侯德封负责的小组,历经5个多月,踏遍甘肃、宁夏的十几个地方,测绘完成了黄河上游地质图16幅,两人合作完成了论文《黄河上游之地质与人生》。1935年,他率领勘探队员翻越祁连山主峰三下酒泉,历尽磨难寻找石油,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38年,抗日战争已经爆发一年。英国人为讨好日本,封锁了滇缅公路,大后方石油奇缺。在这极度困难的时候,孙健初挑起重担,到玉门找油。他大胆怀疑国外学术权威提出的陆相不能生成石油的结论,带着六七个人,骑着骆驼,翻过乌鞘岭,穿过嘉峪关,到达玉门老君庙一带进行石油地质勘察。仅用半年多就完成了野外勘察工作,探明了该区域的生油层、储油层和地质构造等,并于1939年10月拿出了《甘肃玉门油田地质报告》,绘制了翔实准确的地质图,从理论上确认了这个地区石油的存在和可开采性。根据孙健初的建议,定位于老君庙的一号钻井在钻到115.5米深处即遇到了油层。为此,周恩来同志还安排运送陕甘宁边区延长油井的两台钻井机前去支援。玉门油田以后的发展完全证实了孙健初的勘探结果。

  1942年春天,到美国考察的孙健初在认真查阅了大量资料后,撰写了《美国地质概论及其寻究石油之方法》和《发展中国油矿计划纲要》。其中将中美两国地形地质加以比较,指出中国可能有油区域的总面积约为700平方公里,随后的石油勘探实践证明了其大部分预见的正确性。1949年8月,兰州解放。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贺龙致信孙健初,称赞他为祖国石油工业所做的突出贡献。1950年4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石油工作会议上,孙健初被推选为会议主席,领导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勘探方案。会后,他被任命为国家燃料工业部全国石油管理总局勘探处处长兼西北军政委员会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和中国科学院专门委员。1950年10月,全国石油工业展览会在北京举办。孙健初在会议期间,向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汇报了“关于全国石油工业发展状况及大西北的勘探开发远景”,勾画出了新中国石油事业大发展的壮丽画卷。

  1952年,孙健初撰写了《中国各重要油区地质情况及开发计划》,主持编制了《全国石油勘访方向图》。1952年11月10日,正当这位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为建设新中国大有作为的时候,由于意外事故,不幸与世长辞,年仅55岁。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