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机构大举增持信用债
2009-10-14 18:01:24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53
回帖数:21877
可用积分数:99900140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9-12
主题:机构大举增持信用债

 8月以来席卷信用债市场的“愁云”有望一定程度消散,随着信用债市场利率大幅度上行,市场多头情绪“蠢蠢欲动”,一些金融机构相机而动,欲在市场反弹前抢得先机。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获得的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保险、基金和证券机构持债总规模大增829亿元,保险、基金、证券持债规模分别增长363.67亿元、288.04亿元和177.76亿元,均创下2009年来最大单月增幅。

 这其中,众多机构不约而同将信用债作为增持重点,其中,保险机构增持企业债达到罕见的149.5亿元,为2009年单月最大增幅;基金则大举增持企业债68.9亿元,短融债23.73亿元。

  机构增持与信用债利率大幅度提高有关。数据显示,8月以来信用债利率持续上行,与国债利差不断扩阔:目前银行间5年期AA级企业债与国债信用利差已经达到263个基点,超过2008年高点,AAA级企业债与国债利差155个基点也接近2008年高点,诸多券种也呈现类似特点。

  “当利率上行到能覆盖资金成本,且继续上行幅度预期并不大时,保险、基金等一部分投资性需求就有选择增持的可能。”一位券商分析人士说。

  一般而言,当经济危机严重、经济何时见底复苏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时,信用利差偏高很正常,但目前国内外经济逐渐企稳,环境大为改善,信用利差保持如此高水平并非“常态”。

  “这与银监会资本金约束和新资本协议征求意见稿有关。”中央国债公司管圣义指出,新规定影响债市投资主体商业银行的需求。8月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和中小银行减少信用产品投资,导致信用市场利率不断攀升,二级市场交易清淡。

  “增持信用债,说明保险、基金等部分市场投资需求已经对目前的收益率水平表示认可。”券商分析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交易型需求依然疲弱,机构增持行为可能会缓解信用债利差不断扩大的局面,但并不代表信用债市场反弹“一触即发”。(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