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大牛股 |
| 发帖数:112696 |
| 回帖数:21881 |
| 可用积分数:99915690 |
| 注册日期:2008-02-23 |
| 最后登陆:2025-11-11 |
|
主题:套现走人? 工行121亿H股明天解禁
据传,工行策略投资者拟A股限售股解禁后沽货,工行称未听闻消息
汇金增持难化解3000点巨压
继明日H股解禁后,工行A股在本月底也面临解禁,而解禁后的流通市值将超过中石化,成为A股第一。
工商银行(601398.SH;1398.HK)即将面临一轮外资股东减持的压力,3家境外战略投资者所持的近121亿股H股将于明天解禁。
根据工行3年前上市时的安排,高盛、安联集团和美国运通原持有工行164.8亿、64.3亿和12.8亿股H股,其中50%已于今年4月28日解禁,其余50%将于明天解禁。3家公司本次解禁的股份数分别为82.4亿股、32.15亿股和6.4亿股。
东海证券首席金融分析师李文指出,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目前工行的外资股东经营状况不佳,流动资金匮乏,很可能在解禁后选择减持套现,这将给工行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带来影响。
本次减持压力主要来自安联和运通。今年4月28日半数股份解禁时,它们在解禁当天就全部出售。以工行H股最新市价计算,两家公司本次解禁的总市值约为237.47亿港元(约合209.19亿元人民币)。
来自高盛的减持压力相对较小。今年3月高盛曾承诺,不会在明年4月28日之前出售所持工行股份的80%。今年2季度,高盛曾出售32.9亿股,占持股总数的20%。这意味着,如果高盛遵守承诺,则本次解禁后将不会减持。
记者从工行获悉,该行曾与外资股东约定,减持前应当与工行紧密配合,优先考虑以私募配售方式出售。此前,运通和安联在减持时均采取私募配售方式,不在二级市场上抛售,避免直接冲击二级市场股价。
根据工行上市时的安排,两大国有股东——财政部和中央汇金公司所持的2360.12亿股将于本月27日解禁,占工行总股本的70.66%。以上周五的收盘价4.95元计算,本次解禁股的市值将达到1.17万亿元,解禁后的流通市值将超过中国石化,成为A股第一位。机构普遍预计,鉴于特殊的机构性质,财政部和汇金公司不大可能在解禁后减持。
此增持非彼增持
我们认为,本次汇金增持的市场环境与政策环境与去年有着很大的不同。
从政策环境看,去年汇金高调宣布增持时,正值雷曼倒闭后全球金融海啸卷起滔天巨浪,全球金融市场风雨飘摇。本着坚决斩断金融危机进入中国的传导链原则,去年9月18日出台了三大救市措施,汇金增持是其中的重磅炸弹。可见,去年汇金的增持是一项全新的、救市意图非常明确的措施。因而也如期激起市场强劲反弹,原因在于该政策的出现大大出乎市场预料。
而今年汇金的再次增持,却更多只是旧有政策的延续,很难达到去年那样的“意外”效果。
我们认为,在过去一年里,汇金增持作为一项“明示”规则,一直“加持”A股市场,直至今年9月22日期满结束,而在9月27日建行刚刚最后一个公告汇金结束为期一年的增持行动后,新年度的增持行动马上开始。
可见,如果说汇金本次增持具有积极意义的话,那么仅限于打消了“结束增持”公告带来的悲观情绪(如果有的话)。本次增持后,市场研判逻辑与9月22日之前没有任何不同,各种因素的力量对比也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也就是说,如果此前认为市场是区间震荡,那么现在仍然可以维持原判。
再从市场环境看,去年四季度汇金大举增持时,上证综指位于1800点水平,三大行股价较当前水平至少低30%;更为重要的差异是,当时“四万亿”信贷需求将带来银行业务量急升成为普遍预期,投资者看好银行的盈利前景。而汇金本次增持时,上证综指已在3000点附近,银行的天量放贷不但没能“以量补价”提升其利润水平,反而大大增强了坏账预期。
也就是说,一年前,银行股的环境是便宜的价格和看起来迷人的业绩前景,再加上狂热的市场气氛;一年后,却是较高的价格、令人忧虑的业绩前景和谨慎的市场氛围。
以上分析可见,汇金的两次增持行动,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增持效果也会有较大不同。我倾向于认为,市场整体上仍保持震荡格局,目前运行在弱反弹过程中,不排除反弹结束后再次向下的可能。汇金增持这一消息难以化解3000点之上的巨大压力。
以增持变相建立资本市场应急机制
那么汇金增持是否是“维稳”行动,希望市场上扬呢?“维稳”的意图固然已非常明显,但汇金此举是希望以更大的“内部可控性”,来代替“外部不确定性”,不希望市场大跌的意愿,要强于对上涨的渴望。
至于“减轻工行解禁压力,表示不减持决心”这一点,我们非常认同,汇金此举以实际行动表达了“不减持”的决心,防止“三大行”相继全流通造成市场对减持的恐慌情绪,给A股投资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而对冲扩容压力的考虑,我认为应该从更高的层次来解读。汇金增持实际上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一项“应急机制”,其目的是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过程中,保证政府具备有效的危机干预能力,以防止并化解系统性风险。因为无论从短、中、长期来看,资本市场剧烈波动的风险需要政府保持适当的应急干预能力。
短期看(今年10月),创业板即将鸣锣,很多投资者认为创业板的冲击不仅在于IPO融资,而且在于吸引主板投资者的热情和关注,“纳新”时往往需要“吐故”,由于创业板不可避免地会成为关注的焦点,主板的投资热情就会相应下降。因此创业板开市时主板出现大幅下挫并非不可能。
中期看(2010-2011年),2010年很可能需要民间投资接棒政府投资,直接融资接棒间接融资。而无论是以直接融资鼓励兼并重组和结构调整,还是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鼓励创新型企业发展,或者帮助国企做大做强,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大量融资,A股市场未来两年承受的资金压力不容小视。
同时,A股市场本身的市场建设仍没有完成,国际板设立还在讨论之中,金融衍生品交易仍有待发展,股指期货仍未推出。这些改革措施可能在未来两年内密集推出,可能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
长期看(未来5-20年),建立资本市场应急机制最大的必要在于,服务人民币国际化目标。人民币国际化的努力已经开始,但通向国际化的第一步就是自由兑换。没有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其他努力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资本项目下的自由兑换,将去除A股市场的“防火墙”和“保护罩”,将大大增加资本市场受国际热钱冲击的风险,建立应急机制也就更为必要。
可见,无论从短、中、长期来讲,资本市场应急机制都有存在的必要。在平准基金正式成立之前,汇金增持很可能作为替代品执行此项任务。因此,对于汇金的增持行动应该建立合理预期,未来也许在资本市场重大改革实施的前夜都会有汇金增持行动发生,在重大市场危机发生后也都会看到汇金的增持公告。但那只是避免极端状况的应急机制,而不是冲锋的号角。
汇金增持难化解3000点巨压
股市动态分析 朱茵
汇金的再次增持成为市场议论的主要话题,弄清汇金本次行动背后的真实意图至关重要。目前市场有关于此的看法大体可归结为以下几种:(1)认可三大行估值,金融股估值水平过低;(2)以增持“维稳”,希望市场上扬;(3)减轻工行解禁压力,表示不减持决心;(4)对冲扩容压力,避免创业板冲击主板。
汇金增持不代表认可银行股估值
在以上四种猜测中,第一种对市场的利好效应最大。如果汇金的增持行动意味着银行股估值过低的话,那么银行权重板块的“价值回归”将顺利抬升指数,制造乐观的市场气氛,引领市场拓展向上空间。
问题是,这种猜测能够成立吗?
我们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并不支持这种结论。
首先来看看上一个增持年度,汇金对“三大行”的增持分布。
08年9月23日08年四季度 09年一季度 总计
工行200万股2.55亿股0.24亿股2.81亿股
建行200万股1.15亿股0.11亿股1.29亿股
中行200万股0.74亿股0.05亿股0.81亿股
汇金对“三大行”并未一视同仁,工行最受青睐,建行次之,中行最“不受宠”。不过,汇金对“三大行”增持量的时间分布却基本相同:去年9月23日各买了200万股“试水”,大规模增持行动都发生在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增持量很小,二季度以后没有增持。
其次再来看看“三大行”在去年四季度、今年一季度、二季度、以及本次增持时的股价。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汇金增持的时间分布与股价匹配,很难以估值水平去解释。以增持量排名前两位的工行、建行为例,汇金两次都“追高”,出现了“高买低不买”的反常现象。
08年四季度加权均价09年一季度加权均价09年二季度加权均价最新增持价
(大约)
工行3.923.794.474.7
建行4.224.164.935.6
中行3.233.343.963.85
去年四季度工行与建行的加权均价均高于今年一季度,但大规模增持偏偏发生在股价较高的去年四季度;本次增持时工行与建行的股价均高于二季度加权均价,但新的增持行动偏偏发生在价高的目前,在二季度却按兵不动。难道说二季度价格更低时汇金不认可银行股的估值水平,价格涨上来后反倒认为银行股低估了?这明显有悖常理。
我们认为,汇金的“反常”行为已清楚表明,其增持背后的意图已远远超越对经济利益的考量,因而根本无法以汇金增持来推导银行股的合理估值水平。汇金增持难以构成银行股的实质性利好。
据传,工行策略投资者拟A股限售股解禁后沽货,工行称未听闻消息 经济通
工商银行(01398)(沪:601398)A股将在10月27日成为全流通股,日前市场消息传出有工行策略投资者计划在限售股禁售期届满后沽货,令股价受压。对于上述传闻,工行新闻处接受《经济通通讯社》查询时表示,未听到有关消息。
传闻称,最大机会减持工行的外资安联(ALLIANZ INVESTMENTS)及美国运通分别持有32.16亿股及6.38亿股A股限售股,将同于下周二(20日)解禁,市场估计约值30亿美元。
另外,工行首发时形成、由财政部和汇金公司各持1180亿股A股限售股,亦将于27日解禁,但汇金公司近日亦有再增持三大国有银行,并表示在未来12个月会继续增持。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