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三大行重排座次 工商银行老大中国银行退居末席
2008-04-20 22:09:27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昵称:大牛股
发帖数:112606
回帖数:21874
可用积分数:99862445
注册日期:2008-02-23
最后登陆:2025-07-18
主题:三大行重排座次 工商银行老大中国银行退居末席

 4月11日,建设银行(下简称建行)发布了2007年年报,至此,2007年工商银行(下简称工行)、中国银行(下简称中行)和建行的竞争结果揭晓:工行、建行各擅胜场,中行与二者的差距逐步增大;而三家银行的高速增长主要来自6次加息后净利差的增长,以及资本市场火爆带动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成倍增长。遭受次贷危机的损失重大也是中行落后于工行和建行的主要原因。

  工行、建行各擅胜场

  2007年,工行、中行和建行都经历了完整的上市年度,他们的业绩更具有可比性。从三家银行的主要经营指标来看,工行和建行各擅胜场,中行与两者的差距逐步增大。

  从总资产规模来看,工行继续保持了龙头大哥的地位,总资产达到86843亿元,比排名第二的建行高出了两万多亿元。而建行在股改之后资产规模快速增长,从原来四大国有银行的小老弟跃升到第二位,超过了原本排名第二位的中行。

  三大银行的税前利润和净利润排名与资产规模的排名一致:工行第一、建行第二、中行第三。工行净利润高达822.54亿元,同比增加64.90%;建行净利润691.42亿元,同比增长49.27%;包括中银香港在内的中行集团净利润620.36亿元,同比增长28.53%。值得注意的是,工行和建行分别一次性提取内退人员福利费用125.00亿元和89.98亿元,并记入当期损益,而中行并没有提取,如果进行同等比例的提取,中行的净利润还会减少几十亿元,事实上,考虑到中银香港10676亿港元的总资产规模和154.46亿港元的净利润,而中行仅仅持有中银香港65.77%的股份,其股东所占盈利与工行和建行的差距会进一步拉大。

  工行和建行的有关人士都向记者表示,他们在讨论竞争环境时,都将彼此看作主要竞争对手,中行已经不被工行和建行视为主要竞争对手。

  虽然建行的规模小于工行,但是资本回报水平却高于工行。2007年,建行的资本回报率达到19.50%,比工行的16.23%高出3.27个百分点,比中行的14.00%高出5.5个百分点。2007年,建行的资本回报率增加了4.5个百分点,中行则出现了0.06个百分点的下降。

  2007年,三大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都实现了“双降”,工行的不良率从3.79%下降到2.75%,降幅最大;建行从3.29%下降到2.60%,继续保持三大行中不良率的最低水平。与不良率的大幅下降相对应,三大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有了大幅增加,2007年首次超过100%,并且相差不大。

  政策市场共助增长

  2007年,三大银行都经历了高速增长,这主要源于资产规模较快增长带动了净利息收入的大幅增长以及央行6次加息导致的净利差明显提高。此外,得益于资本市场的火爆,三大银行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也有了成倍的增长。

  净利息收入依然是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2007年,三大银行的净利息收入都有了大幅增长,工行、中行和建行分别增长了37.25%、25.85%和37.34%,占经营收入的比重分别是87.67%、83.60%和87.34%。

  净利息收入增长的首要原因是生息资产规模的扩大,2007年,工行、中行和建行的贷款余额分别增加了3421亿元、4168亿元和3873亿元,工行和建行的证券投资分别增加了2466亿元和2682亿元,中行由于遭受次贷危机,证券投资减少了1796亿元。宏观调控政策也帮了三大行的忙。2007年,央行六次加息,银行业是受益者,三大行的受益尤其突出。三大行生息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幅度均大于付息负债成本率的上升,从而净利差和净息差明显提高。

  2007年,在三大行的年报中,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的大幅增长都被着重突出。工行的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343.84亿元,同比增长110.38%,占经营收入的比重为13.43%;建行313.13亿元,增长130.73%,占比为14.19%;中行274.88亿元,增长91.92%。占比最高,为15.04%。手续费和佣金净收入增长的大头是代理销售基金等理财产品的手续费收入大幅增加,这与去年国内A股市场的火爆密不可分。其中,工行的理财收入增加了122.39亿元;中行来自内地的代理业务手续费收入增加了54.36亿元;建行代理基金销售收入从2006年的10亿元增加到117亿元,增加了107亿元。当然,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次贷损失相差悬殊

  三大行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一直受到高度关注。根据三大行披露的数据,购买次贷债券最多的中行,所遭受的损失远远大于工行和建行,这也是中行的业绩表现不如工行和建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2007年末,工行持有美国次贷债券账面价值12.26亿美元,其中,AAA级占比18.60%,AA+及AA级占比76.18%,AA-级占比为5.22%。工行计提专项减值准备4亿美元,拨备覆盖率(拨备金额/浮亏金额)达到112%,拨备率(拨备金额/面值)达到33%。工行并未持有与美国次贷相关的债务抵押债券 (CDO)——在美国次贷危机中,CDO的损失最大。

  中行持有的美国次贷债券的账面价值为49.90亿美元,其中,AAA级占比71.23%,AA级占比25.93%,A级占比1.10%。中行为此计提专项减值准备12.95亿美元,拨备率为26%。此外,中行在股东权益的“可供出售债券公允价值变动储备”项目中确认了2.82亿美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储备。两者相加,拨备率达到了31.6%。

  截至2007年底,中行还持有Alt-A住房贷款抵押债券24.70亿美元,其中98.21%为AAA级,中行对此类债券和与美国住房贷款相关的抵押债券计提了2.85亿美元的减值准备,使得中行在次贷危机中累积拨备达18.62亿美元。

  建行持有的美国次贷债券账面价值为10.00亿美元,其中,AAA级占比85.95%,AA级占比3.93%,A级占比3.15%,建行计提专项减值准备6.30亿美元,拨备率为63%,其中4.59亿美元的次贷相关的CDO按照100%计提拨备,其余的按照30%计提拨备。此外,建行针对5.15亿美元的中间级别债券也提取了1.28亿美元的减值准备,使得建行在次贷危机中累积拨备达到了7.58亿美元。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