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 回落不必恐慌 行情仍将向上
2008-04-21 20:08:32          
功能: [发表文章] [回复] [快速回复] [进入实时在线交流平台 #1
 
 
头衔:高级金融分析师
昵称:小女子
发帖数:13443
回帖数:1878
可用积分数:5913365
注册日期:2008-03-23
最后登陆:2024-11-07
主题:回落不必恐慌 行情仍将向上

中国证监会20日晚间发布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对于大宗转让的存量股份,要到大宗交易系统去做转让。受此利好消息的刺激,今日市场高开200点开盘。在经过连续的大跌之后,市场信心已脆弱到了极点,市场一片恐慌。笔者分析认为证监会此时颁布这个指导意见,对于稳定市场,恢复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有极大作用。目前市场整体风险已经得到比较充分的释放,大幅下跌的可能性较小,由于投资者早已形成的弱市中见利好出货的思维惯性使得大盘受到了沉重的抛压,才产生今日非常尴尬的盘中局面,但《指导意见》对市场最为担忧的大小非减持进行了限制,对市场形成的制度性利好不容忽视,所以不排除机构和游资在今日早盘抛出后,在明日早盘低位进行积极回补,从而对大盘形成一定的心理和技术的双面支撑,在市场已具较大投资价值的情况下,投资者不必过度看空后市,大盘后期仍有企稳回升的动力。

从6124点到3000点的距离已经只有一步之遥,但用了6个月的时间。在全球的金融崩溃史上,中国资本市场似乎在创造新的“奇迹”,对于股票市场的走势,本质上取决于经济运行状况、上市公司的业绩、股票的估值,当这些指标仍然处于良好的状态下,市场信心没有理由崩溃。但大盘就崩溃了,崩溃的速度之快始料不及,看来,股市并不像有些学者想像的那么简单。所谓“经济没有出现问题,为什么救市”。但我们看到美国救市的逻辑好像是“救市是因为经济要出问题”。当股市的规模占GDP比例很小的状况下,股市可以理解为是经济走势的反应;当证券化率提高到100%,甚至更高的时候,如美国130%的证券化率,股市应该理解为经济的先行指标。通过救市就是在救经济,所以美联储对于美国股市总是给予最坚决的支持,甚至会不惜代价进行救市,而笔者认为,我们的政策才是刚刚开始,即使今日出现了一些反向的市场作用,但政策在这样的时点上出手,似乎也能预示出未来的组合行动呢,我想关键是我们如何理解我们的政策目的和方向,当然,我想面对目前的股市,管理层面的后文显得更加的重要。

A股市场从最高6124点调整到目前3400点附近,股指跌幅近半,近三个多月市场一蹶不振,从这些表现来看,目前A股的确身处“熊市”。笔者从理性思维学术分析的角度分析,“熊市”分为两种:一种是会吃人的“熊”,这是因经济由盛转衰、不景气等原因造成的,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投资者最好离场走人。但目前A股市场是一种“非经济型熊市”的走势,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是因经济层面发生变化所致的,完全是投资者心中恐慌所引起的,根据国际市场综合分析来看,通常“非经济型熊市”调整持续的时间不会超过6个月,而A股自去年11月进入调整,依此推算,下个月是十分有机会结束这轮“熊市”,如果考虑到目前政策干预是一种前兆,我们还是有理由和有信心看到即将出现的新一轮红日。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结构注释

 
 提示:可按 Ctrl + 回车键(ENTER) 快速提交
当前 1/1 页: 1 上一页 下一页 [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