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头衔:金融岛总管理员 |
| 昵称:大牛股 |
| 发帖数:112696 |
| 回帖数:21881 |
| 可用积分数:99915695 |
| 注册日期:2008-02-23 |
| 最后登陆:2025-11-11 |
|
主题:国有大行今年或将减少分红
明年新增信贷7万亿元的市场预期,对于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面对未来可能的更高监管标准,在外部融资受阻的情况下,国有大行似乎只能选择内部融资的方式。
鉴于市场对巨额再融资愈发敏感,国有大行今年可能会通过减少分红的方式来留存更多的利润,以应对未来可能更高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国泰君安银行业研究员伍永刚指出:“在短期内没有再融资计划的情况下,国有大行极有可能通过减少分红来补充内生资本。”太平洋证券银行业研究员郑志辉则指出:“按照目前的监管标准,四大国有银行全部达标,年底用不着减少分红。”
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工商银行(601398)、建设银行(601939)、中国银行(601988)、交通银行(601328)四家国有大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2.6%、12.11%、11.63%和12.52%,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9.86%、9.57%、9.37%和8.08%。据悉,按照银监会的要求,年底前各家银行资本充足率须达到10%,而作为次级债和混合债的发债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须达到7%。
不过,明年新增信贷7万亿元的市场预期,对于各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考验。业内人士称,国有大行们不会仅仅满足于今年达标,未来更多的资本需求使之被迫尽早绸缪。
股份制银行率先迈出了步伐。据统计,截至目前,浦发银行(600000)、招商银行(600036)、民生银行(600016)及兴业银行(601166)均公布了股权融资计划。伍永刚表示:“部分银行可能年内就可完成再融资,为了反哺投资者,应该会保持正常的分红水平。”
国有大行的再融资之路则显得困难重重。11月24日,一则“大型银行千亿再融资”的传言重挫股指,当日上证综指暴跌3.45%。一位市场人士称:“目前市场对巨额再融资没有足够的承受力。”
面对未来可能的更高监管标准,在外部融资受阻的情况下,国有大行似乎只能选择内部融资的方式。莫妮塔银行业研究员祁益峰表示,如果对应13%的资本充足率,国有大行分红率降到30%绰绰有余,虽然监管层已表示不会将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提升至13%,但相信那些未计划再融资的银行将尽可能多的留存利润以增加资本。
太平洋证券的数据显示,在以往年度,国有大行的分红比率最高。2008年工行、建行、中行、交行的分红率分别为55.42%、44.2%、45.45%和34.88%。
“分红率的高低反映出了银行对未来资本金的担忧程度,如果今年国有大行真的大幅减少分红,则暗示着未来监管层将实行更加严格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郑志辉认为。
【免责声明】上海大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仅合法经营金融岛网络平台,从未开展任何咨询、委托理财业务。任何人的文章、言论仅代表其本人观点,与金融岛无关。金融岛对任何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其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确或暗示的保证。股市有风险,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相应责任。
|